电子书风云录之五:巨头入场,争夺产业链话语权

经过2009年的全球市场验证,电子书阅读器已经被证明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虽然仍有不少关于产品成本居高不下、产品功能单一、运营模式不明的争议,但几乎没有人敢断言电子书将会很快失败,概因人们对类纸屏幕的需求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就其功耗等方面来讲,现有的液晶面板再有突破也已经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了。而电子纸的潜力也将不仅仅局限在现有的电子书阅读器的形态,未来是多变的,电子纸产品的未来形态的确还存在模糊的地方,但其低功耗、数字化阅读等特性既符合低碳、环保、DRM等理念,也的确适合人们大量阅读快餐类的刊物,要求随身携带大量书籍供查询参考的需求,另外,对于老年阅读者来讲,能够任意放大的字体,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具实用价值的功能。

在国内电子产品厂商拼命的希望进入市场的情况下,实际上各个有望参与国内电子书行业产业链构建的巨头企业,也已经准备纷纷出手,在数字出版领域分一杯羹。

中国移动:

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中国移动的G3阅读器,中国移动本身并不是生产硬件,但却给整个行业开出了一个令人无法拒绝的规范,运营商的角色让中移动可以细致的规划如何提供浏览及下载服务,如何收费及PUSH内容,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将产品生产商和内容提供商聚拢在自己的大船之上并隐藏在自己的大旗之后。

传统模式:
      逛新华书店(查看目录,免费) -->   选择、购买   -->   收银台支付   -->    书籍买回家
中移动的模式:
      3G上网浏览电子书目录         -->   选择、购买   -->   手机话费支付   -->    下载到阅读器
     (查看目录,免费,免流量费)

该模式使电子书阅读器产品规避的高昂的3G上网费用,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与传统购书相一致的模式,毋庸讳言,中国移动力推电子书项目将会是电子书产业在去年汉王大力推广之后,在2010年的又一个快速发展的机遇。但其策略也同样需要产业链上其他的角色支持。

出版集团:
中国的出版业大多会整合成为国有控股的大型集团,这些集团不仅承担着出版业务,更肩负着将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使国有资产增值的政治或历史使命,这些真正掌控着内容源头的大型集团会否全盘接受并甘愿隐藏的中移动的身后,我相信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笔者更期待一个能够提供多种合作模式、各方能够进行形成一个机遇利益和发展的稳定合作模式。

互联网内容整合商:
由于Web2.0的兴起,草根文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些个人作品及非正式的出版物,其市场也不容忽视,这其中也有像盛大集团这样的强势力量,同样也需要面对与产业链商的其他角色也是既有矛盾又需要整合资源、共同发展的局面。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看看中国移动能够将电子书产业带向一个什么样的方向,亦或是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但愿不会出现飞信与移动QQ的争端,也不会出现需要监管时便抛弃众多的普通资质的SP提供商的情况。

posted @ 2010-02-19 01:53  木石云水  阅读(1794)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