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从0到1》

     不知道是以前缺少关注的原因,最近发现讲创业、创新的书籍越来越多,上周刚看完《创业维艰》,这周又把 《从0到1》读完了,到目前为止我还不是一个创业者,但是我特别喜欢创业者的一些思路以及思维方式,特别是那些世界上著名的创业者,他们的思维方式总是有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与众不同,才造就了他们的成功,也许我们大多数人一生可能都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他们的一些思维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与是否创业无关.

读完这本书,有几点是值得记录的。
  • 如果你想创业了,最好去发现某个没有的机会,然后实现它,而尽可能的不要去想如何去优化一个行业,优化某个行业更多的是那些大佬公司的事情,并且一个初创的公司去做这样的事情,成功率极低。
  • 找到你的利基市场,站稳脚跟,然后再向其他相关的行业渗透,如亚马逊最初只是把自己定位在图书领域,这里让我想到,以前在RJ时,在某几年的时间里,领导们都在强调利基战略,这在数通领域高手如云的时候,而还不太成熟的RJ是最好的占率,事实证明,通过几年的发展,RJ基本上已经在他的相关领域站稳了脚跟,并且产品的影响力也提升了不少。
  • 幂指法则;当你在某个特定的领域找准了方向,他给你的回报是以指数倍增长的,这个法则不仅仅适用于我们去发展客户,研发产品,同样也适用于我们每个人的择业选择,当你需要一点变化时,应该应用这个法则去考虑问题。比如当大学毕业时、当人生某个机会出现时,甚至多年后你参加同学会时,发现当时和自己在一条起跑线上的人,大家的状态千差万别,这里面或许有这个法则的因素在里面。
  • 垄断;垄断可以加速创新,垄断可以获得充分的利润,他们无需为生存发愁,然后才有可能创造更多的不可能,google靠搜索赚取了垄断利润,他从而在其他领域布局,发展了安卓、google眼镜、无人汽车等。
       但是在国内,例如三桶油的垄断也没有发现他们做出了什么其他的贡献,难道是因为他们没有动力去做这些事情?为什么没有动力?因为他们是国企吗?本身就不具有冒险精神?
   或许因为有垄断,其他想创新的人,才会发现新的机会,才会想办法去颠覆。
 
另外,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或者在创业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 工程问题
        无论是 在推出一款任何产品,都不能仅仅考虑技术因素,考虑他的可实施性是重中之重,巧合的是最近在工作过程中我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一直在反复强调工程问题的重要性。
  • 时机问题
        我的理解是当前的大环境是否有利于做这样的工作,想想我们今天如果没有告诉的网络带宽,我们的智能手机还有什么用?
  • 垄断问题
       是否可以在一个小的范围内拿到比较多的份额?能够确立自己的独特优势。
  • 人员问题
      团队最重要的,我们找到的人是否符合团队的需求,他们的能力、价值观等是否符合期望
  • 销售问题
      我们的销售策略如何? 
  • 持久问题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产品能否保住自己的市场地位?竞争者是否可以迎头赶上。
  • 秘密问题
    我们找到的机会是否是其他人没发现的独特机会?
 
个人认为,理解了这几点,即可评估我们的机会是否是真正的机会。
 
posted @ 2015-06-07 16:59  jason.raul  阅读(59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