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园logo
  • 会员
  • 众包
  • 新闻
  • 博问
  • 闪存
  • 赞助商
  • HarmonyOS
  • Chat2DB
    • 搜索
      所有博客
    • 搜索
      当前博客
  • 写随笔 我的博客 短消息 简洁模式
    用户头像
    我的博客 我的园子 账号设置 会员中心 简洁模式 ...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汇小流以成江海,积毫沙乃成高塔
博客园    首页    新随笔    联系   管理    订阅  订阅

DICOM 模块介绍

一、DICOM模块,一般指的是三大模块,包含DICOM Storage、DICOM Worklist、DICOM MPPS。

1.      DICOM Storage:(必要)

指的是仪器将影像打包成DICOM影像后,通过DICOM通讯,传送至PACS服务器。此为必要功能,当检查结束后,仪器经由院内网络将影像上传。

2.      DICOM Worklist:(非必要)

指的是仪器获取病患资料信息任务栏表的功能。在三大模块内,此为非必要功能,具备的优点在于,任务栏表可以避免基本数据的重复输入,亦可避免数据错误;若不具备此功能,人员在RIS登记时录入数据后,亦需在仪器上手动录入一次。

3.      DICOM MPPS:(非必要)

指的是仪器在检查的过程当中,通知PACS服务器,传送当前病患数据的检查状态,分别有检查中、检查结束、影像传送结束三种状态。通常具备DICOM Storage的仪器,此功能会附加,但有时候因为工程师的疏忽,可能忘记开启此功能。

 

 

二、仪器具备DICOM模块的优点

1.      DICOM Storage:

检查结束后,可以直接上传影像到PACS服务器,毋须人工介入。所传出的影像,由于具备相关DICOM参数(如Pixel Data、Study Info…等),可以透过相关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影像后处理。

2.      DICOM Worklist:

透过此功能,可向PACS服务器查询工作清单,检查医师可以减少重复录入的动作。

3.      DICOM MPPS:

PACS服务器可以透过仪器的通知,更改目前收到的影像状态(IN PROGRESSING、COMPLETED),并可依此通知HIS/RIS,该检查为检查中或是已经完成。

  

 

三、仪器不具备DICOMD模块的缺点

1.      DICOM Storage:

无法上线。

部分仪器(如超声、内窥等)虽可透过第三方软件视频采集转档,但采集出来的图像,属Secondary Capture,不具备任何影像讯息,只能进行简单的放大缩小、明亮度调整,无法进行测量,甚至是高阶的影像后处理。

2.      DICOM Worklist:

病患讯息重复录入。除了在排程登记系统上录入一次外,还需在仪器上再次录入,可能会因为人为疏失造成数据错误。因PACS系统上线后,需要与HIS/RIS作整合,讲求的是数据的完整性及正确性,若只单纯的在仪器上录入住院号(或门诊号),此单一数据实无法提供PACS系统相关完整的讯息。

3.      DICOM MPPS:

就完整的DICOM通讯而言,需要先测试彼此双方通讯是否正常,接下来再实际传输图像,最后再通知彼此结束此次通讯。

由于PACS服务器属被动方,故只能等仪器主动通知是否结束,否则只能一直等候,如某次检查影像张数为100张影像,服务器根本无法判定第99张或是第100张为最后一张,若仪器没有通知,服务器只能视为此次通讯尚未结束,连带会影响到后续的检查通讯,因而造成PACS服务器的延宕。

posted @ 2012-12-17 18:25  小流  阅读(1702)  评论(0)    收藏  举报
刷新页面返回顶部
博客园  ©  2004-2025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ICP备20210404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