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d1st bind2nd的使用

在学习《C++编程思想》这本书中的通用算法的过程中发现bind1st和bind2nd这两个函数,书本上的例子还是不能理解,在CSDN上看到一篇博客,遂整理成文。

bind1st和bind2nd函数用于将一个二元算子(Binary functor,bf)转换成一元算子(Unary functor,uf)。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它们需要两个参数:要转换的bf和一个值 v。形象点描述就是:我们在做比较的时候所写的表达式像 x > k ,x < k,这里的k是一个参数,程序里面的表达式和k值比较。上面这两个表达式对应bind2nd ,简单的理解就是把k作为比较表达式的第二个参数。如果使用bind1st,则对应的表达式是 k > x,k < x,也就是把k作为比较表达式的第一个参数。大家可能会注意到这里面没有等号(=)的比较,先别着急,后面将会说道如何实现等号(=)的比较。先举两个例子看看bind1st和bind2nd的用法。

int a[] = {1, 2, 100, 200};

std::vector< int> arr(a, a + 4);

// 移除所有小于100的元素
arr.erase( std::remove_if( arr.begin(),  arr.end(),
    std::bind2nd( std::less< int>(), 100)), arr.end());

这里的比较表达式相当于arr.value < 100,如果用bind1st则表达的意思就恰恰相反

// 移除所有大于100的元素
arr.erase( std::remove_if( arr.begin(),  arr.end(),
    std::bind1st( std::less< int>(), 100)), arr.end());

这里的表达式相当于100 < arr.value

当然为了实现删除大于100的元素你同样可以使用bind2nd

// 移除所有大于100的元素
arr.erase( std::remove_if( arr.begin(),  arr.end(),
    std::bind2nd( std::greater< int>(), 100)), arr.end());

前面说到 = 的比较,比如说x <= k怎么实现呢,std又提供了一个好东西not1,我们可以说 !(x > k) 和 x <= k是等价的,那么我们看看下面的表达式:

// 移除所有小于等于100的元素
arr.erase( std::remove_if( arr.begin(),  arr.end(),
    std::not1(std::bind2nd( std::greater< int>(), 100))), arr.end());

说明:not1是否定返回值是单目的函数,std中还有not2它是否定返回值是双目的函数。

例子需要包含头文件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functional>

 

posted @ 2014-12-11 15:13  yoyos  阅读(43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