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
两种宇宙观:
所谓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换,也只是在数量的增减和场所进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使由于外力的推动。
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 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的其他事物互相联系和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换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的就是要教导人们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没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村在着至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生命也是存在于物体和过程本身中的不断地自行产生并自行解决的矛盾,这一矛盾一停止,生命亦即停止,于是死就到来了。
世界上的每一种差异中就已经包含着矛盾,差异就是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
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多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者叫根据。
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 矛盾性。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了某一门学科对象。
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
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人类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的进行,而每一次的循环都可能使人类的认识提高一步,使人类的认识不断深化。
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
为要暴露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在其总体上、在其相互联结上的特殊性,就是说暴露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就必须暴露过程中矛盾各方面的特殊性,否则暴露过程的本质成为不可能。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
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要真正的认识对象,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媒介”。
表面性,是对矛盾总体和矛盾各方的特点都不去看,否认深入事物里面精细的研究矛盾特点的必要,仅仅站在那里远远的望一望,粗枝大叶的看到一点矛盾的形相就动手去解决矛盾。
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的性质和过程的本质虽然没有变化,但是根本矛盾在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采取了逐渐激化的形式。并且,被根本矛盾所规定或影响的许多大小矛盾中,有些事激化了,有些事暂时或局部的解决了,或者缓和了,又有些是发生了,因此,过程就显现出阶段性来。
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结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