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绐老师的建议》读后感

读书能使人进步,读书能使人睿智。“开卷有益”这句话在我读了陈老师的《绐老师的建议》后有深刻的体会。

老师也有不懂不会的,是的,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尤其是作为一个信息技术老师,在现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不断更新的时代里,总会碰到你不懂的问题,你没有了解的区域。老师需要承认自己是有不懂的,而不是装作什么都懂。但承认了自己不懂后,老师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懂的地方弄清楚,老师需要有一桶水才能绐学生一碗水,和学生一起从不懂转变为懂,从不会转变为会,既是学生的进步,也是老师的进步。老师承认自己有不懂不会的,并不会降低老师的威信,相反会使学生感到老师更诚恳、更亲切,可以大大缩小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敢于承认失败,作为一名新老师,同时作为一名信息科目的老师,在教学中是有失败的时候的。上课睡觉、上课吵闹、不认真听讲、上课不带课目、逃课等现象时有发生,以前碰到这种情况我总是在学生身上找原因,而没有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总是对学生发火而没有自我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而只有承认自己这节课的失败,才能够进行反思、进行总结,反思失败的原因,总结改进的方法,这样才能够不断的提高,这样才能够避免再次遇到相同的失败,这样才能够减少失败。

要拥有爱心,前面便是一片光明。教书不仅仅是份工作,教书是一个育人的事业,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在教学中为学生着想,思考怎么样做才是对学生好的,而怎么样做是对学生不好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子女一般,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多思考一下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怎么样才能够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有利,怎么样才能激励他们的上进心。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值得我们去爱的,只有拥有了一颗爱心,我们才能发现学生的可爱之外,我们才能去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

表扬可以适度夸张。学生需要表扬,表扬可以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不痛不痒的表扬激励作用小,而且维持的时间也短,而适度夸张的表扬激励作用大,而且维持的时间也长。而学生受到老师热情、诚恳而又适度夸张的表扬,将对他的一生直到激励作用。表扬的时候要注意适度,尽量技术而不是评价,对事而不对人,表扬学生做得好的方面,描述教师对作品的感觉,不要在学生头上妄加光环。让学生感到表扬是真实可信的,使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是有能力的。这种结论经过不断地重复、强化,就会使学生认同自我,产生自信,并成为学生不断的积极向上的动力。

要争当“大老师”。“大老师”或许是老师实现自我超越的终极目标,就如同“大作家”、“大厂长”、“大经理”一样。但要得到这个“大”字,对于老师来说可不容易,需要老师不仅要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更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需要有科学的教育方法,需要有广博的基础知识,此谓之“大老师”。

教师应有同情心。作为一个人需要有同情心,这是真善美的表现,是维系人与人之间融洽关系的润滑剂。而作为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作为道德的传播者,教师对学生应该对学生更具有同情心,因为师生之间有着人世间最纯洁、最高尚、最永久的人际关系。同情是爱的基础,爱是同情的升华。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有了爱,教师就会关心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爱学生,是教师工作的真正动力。

严而有格。就是掌握一定的限度和分寸,也就是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学生心理所能承受和要求。“教不严,师之惰”,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严格不应该是简单的冷酷粗暴,训斥挖苦, 而是要做到严而有格,有大量情理交融的工作要做,严格是严与爱的统一,是教师高度责任感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的体砚。只有恰当把握好严格管理的分寸与内容,管理才能达到实质性的效果。老师在对学生进行严格教育与管理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教育管理行为本身也是有“格”的。只有严格遵守教育管理的规律、规范,才能使严格要求收到显著效果,避免负面影响。

善待“顶牛”。“顶牛”是逆反心理的表现,学生为什么出现“顶牛”,可能是他们没有错,或者主要责任不在他们身上,也有可能是真的错了,但在同学或老师面前,顾全面子,不予承认。对于学生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重要的不是发现以后去纠正,而是根本上去杜绝。形式产生逆反心理的直接原因不是学生而是他人,作为老师就要充分理解学生,理解学生这是保护人格尊严的一种特殊形式。老师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敬、可爱时,这就是老师获得丰硕教育成果的时候。

多和学生交流。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双方相互交互的过程,在教学中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进来,多和学生交流,可以融化在学生中,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真实思想,对学生的看法与希望,通过交流,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只有真诚地和学生进行交流,学生才会感受到教师的真诚,才会以真诚对待老师,而作为一个老师,才会了解学生的需求,才会理解学生的想法。

posted on 2009-01-06 15:55  石川  阅读(24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