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是一只IT小小鸟》有感

         《我是一只IT小小鸟》讲述的是从事IT行业的在职人员,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亲身经历和一些人生的感悟。这本书是由很多不同作者不同篇幅组成的,他们基本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学历、专业背景,但是细细到数划下来相同的是他们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不论从找工作的角度还是科研的角度,他们对计算机的那颗热枕的心是一致的。

         这是由二十一个大学生共同完成的书,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自己从校园一步步进入IT这个行业的过程,分享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辛酸苦辣,分享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感悟心得。文字虽然平凡,但句句都体现真诚;话语虽然普通,但字字都包含真情。读了这些文字,可以让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他们的成长历程,见证他们步入这个行业的每一步足迹。

         第一篇是蒋宇东的故事。他的故事虽然曲折,他的成长路上也走了不少弯路,但终究在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下,走上了这条道路。中间,经历过迷茫,经历过不解,困惑于自己身旁环境与风气的“不和谐”,苦恼于找不到与自己一同战斗的“同伴”,于是,只能孤苦伶仃的一个人打拼在这条“不归路”上。

         他的故事中,充满了对教育环境的点评,充满了对教育制度的不满,即便如此,也时刻不忘对自己的反省,对自己的检讨。仅就这一点,我就可以看到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即使对周围有多少多少的不满,即使对身旁有多大多大的意见,但做好自己,并时刻要求自己做到最好,才是最最重要的。在蒋宇东的故事中有两个很关键的事件,一个是准备GRE,一个是参加数学建模比赛。通过这两个事件,他收获了学习的动力和信心,收获了和他一起战斗的伙伴,让他能够更加勇敢的去面对眼前这条孤独的IT路。后来,他渐渐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长轨迹,学着自学,学着独立思考,学着用大量的ACM题海去挑战自己对算法的理解和认知。终于,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走上了这条属于他自己的IT路。

         这本书里的每个作者都坦诚了他们犯过的错误,进行了反思,并且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刘帅关于僵化思维的问题,我觉着每个经历高考的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有这个问题,我们习惯了机械地模仿标准答案,看到任何问题,我们都首先在思考标准答案是什么,思维越来越单一,而我们却像温水中的青蛙,早已习惯麻木了,其实,这种“标准答案”式思维恰恰是创新的大敌。读完这一部分,我震惊了,因为我也习惯了僵化思维的模式,并且从未想过改变。

         《IT小小鸟》告诉我们怎么才能不虚度大学的时光--这段人生极其宝贵的时间,而且能告诉我们具体怎么做,我们现在做的那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它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答案,但是它引导我们去思考,去寻找自己的解决之道。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我的求学之路不寂寞。我是一只IT小小鸟,但我坚信,有一天我也能展翅高飞。

posted @ 2016-03-09 21:04  断翅神马  阅读(104)  评论(3)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