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改变世界

第一次作业

2018-12-27 00:16  huqi001  阅读(184)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

第一部分:结缘计算机

1.计算机是你喜欢的领域吗?是你擅长的领域吗?

       从第一次接触计算机开始就对计算机很感兴趣,深深的被计算机所吸引,可能在小时候就觉得计算机可以玩好多游戏,看各种电影节目,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知道计算机的功能不仅仅是这些。计算机昰新时代的产物,通过计算机我们可以认识世界,记得小时后的微机课上面老师说通过计算机可以发邮件到世界各地比写信快多了,当时觉得这好神奇。通过书本了解到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叫“埃尼阿克”而且有好几层楼才能装下,对比现在的计算机真的是庞然大物,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促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了。自己了解的计算机知识只能说是了解,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的中应用的太少了以至于没法说自己擅长,只能说是比较感兴趣。对计算机的认识也就是搜索信息资料,连接到互联网的计算机,可以使用搜索引擎找你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例如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百度搜索引擎,在输入框中填写你想要找的信息的关键词,然后回车,电脑马上就能把所有相关的信息呈现在你的面前。编辑文档利用电脑上常用的办公软件,可以在电脑上编辑各种各样的文档,如最为常用的Word、Excel和PPT文档。玩游戏利用电脑可以玩各种各样的游戏,以便让人们在闲暇之余可以很好的放松一下。单纯的代码是我个人并不擅长的,自己现在还是小白。

2.你对计算机的热爱是怎样的?仅仅是口头的吗?

  对计算机不敢说热爱,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自己都在考虑是不是应该选计算机专业,后面才发现各行各业都不简单,只有好好学习真正的钻研进去才能有所得。但也不是说三分钟热度,热爱如果只是挂在口上那就毫无意义,在我自己的专业可能仅仅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毕竟有了强有力的工具我们才能走的更远,可能在我大学通过计算机二级的时候才是真的热爱,现在看来计算机还是要好好学习才能应用。

第二部分:学习生活

1.你对你的大学生活有什么想要吐槽的地方吗?你理想的大学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跟学校给你的有什么区别?

     吐槽的地方就是住的地方太潮湿了,饭菜一般般。我理想的大学教育是大学要有良好的学风,要有几个知已好友,可以一起笑一起哭一起讨论学术问题,要有渊博的教授上一些好的课程,要对未来有一种憧憬并且可以付出实际行动,要知道未来的方向。理想中的大学可以让我成长,可以让我在毕业的那一年感到骄傲,并且知道要往哪里继续走下去,让我四年后在回顾的时候可以骄傲的说,我学到了很多,我舍不得离开,要和大学里的好朋友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学校给的环境是比较封闭气氛比较严肃,各种事情有条不紊,有点点压抑吧。
2.迄今为止,你写了多少代码,描述你做的最复杂的软件项目/作业。 
目前为止没写过什么代码,大学专业和计算机挂钩不多,可能自己学术水平的原因吧。参加plc培训最终也不了了之。
3.速成的培训班和打基础的大学教育还有mooc之间有区别吗?
速成班可能注重的事实际应用涉及的面比较专一,而大学教育需要涉及的方面很多,同时速成班是为了就业,大学的基础教育主要还是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mooc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使得每个想学习的人都能获得学习的机会,受众可以更加广泛,一个传播知识更加广泛的方式平台。速成班大多数可能只是夸张宣传也不排除真正能学到知识,毕竟学习这个事还是得靠自己。
4.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时候,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么多数学,这和我们的专业有关系吗”,你现在是否还有这样的疑问?对这个问题,你有自己的解答了吗?那么其他学科呢?
  在学习中确实有过这样的疑问,慢慢的接触各种学科发现这些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终点而是通往另外一片知识的工具,有些看似用不上的学科只是你没发挥它的作用而已,你需要应用它的时候才会发现它是多么有用,但还是看你自己以后想干什么,毕竟像有些人说的不做学术研究,学习这些买菜也用不上。

第三部分:未来规划

1.你有什么样的梦想或者未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准备怎样来规划你技术道路,职业道路和社会道路?

  一直对人工智能很感兴趣,现在各种智能家居应运而生让生活更加便捷,以后想好好学习计算机还有人工智能,从事这方面的工作。首先学习好当下的课程,在课余时间学习网络上的人工智能的知识,毕竟网络上聚集着很多大神。响应社会主义号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

2.你对于实现自己的梦想已经做了或者计划做什么样的准备?

  在研究生期间,我准备加强学习本科的专业知识以及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理论知识,希望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领域能够获得更多自己的感悟并发表论文。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当前硕士阶段的学习很多人还是仿真分析,我想将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些方法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应用的方式应用起来。还希望到导师能点拨点拨。

第四部分:课程期望

1.你对这门课的期望是什么?你打算平均每周拿出多少个小时用在这门课上?你愿意为了一个你感兴趣的项目、或得到实战锻炼而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包括熬夜)吗?

  期望就是学会写程序,能和同学一起编写软件,打算每周花个十小时在这儿课上,也很乐意投身自己喜欢的项目,我一直都觉得实战才是最锻炼人的,同时希望老师可以照顾一下我们刚开始学的同学。

第五部分:分析软件

软件有很多种: ShrinkWrap(在包装盒子里面的软件)、Web APP ( 基于网页的软件)、Internal Software (企业或学校或某组织内部的软件)、Games(游戏)、Mobile Apps(手机应用)、Operating Systems(操作系统)、Tools(工具软件),选取三种软件,请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

1.这些软件的开发者是怎么说服你(陌生人)成为他们的用户的?他们的目标都是盈利么?他们的目标都是赚取用户的现金么?还是别的?

一些是广告,一些是金钱诱惑,大多数软件的开发都是为了赚钱,如果不赚钱费这么大功夫不是浪费时间吗?可能当下不是盈利,毕竟大数据社会首先就是圈人,人心笼络到了赚钱肯定不愁。

2.你个人第一次用此类软件是什么时候,你当时多大,具体在什么学校读几年级,老师是谁,同桌叫啥?软件是如何到你手里的?例如:邮购,下载,互相拷贝,从应用商店购买,…….

例如QQ,大概初中的时候,自己听同学说很好玩,就跑去网上下载,那个时候也不会经常把家里电脑搞中毒,软件这种东西一个靠口碑吧同时产品如果好加上宣传肯定能行。

3.我们知道有些软件是收费的,有些是“免费” 的, 那么,软件公司为何会给你免费使用这个软件呢? 写这个软件的工程师们,他们的工资如果不从你(用户)这里来, 从哪里来呢? 目前你们当地的软件工程师的工资大约是多少,请给出尽量详细的分析,精确到年收入多少万元人民币。

  免费的软件可能盈利的模式不在于用户,更多的是利用广告,广告带来的收益也就是工程师们的工资,目前我们这里的软件工程师工资不太清楚,之前也没好好了解过。只知道肯定很赚钱。

4.你是如何学会用这软件的?它给你什么好处,坏处? 这些软件是如何处理 bug 的?  如何更新新版本的?  你估计软件团队更新一个主要版本花了多少 人月? 请写上人月的定义. 如果你们宿舍(或者你和另外三四个同学)要做同样水平的软件,请估计你们需要多少时间?

  软件的使用最多还是看书和上网,网上各种教程完全能满足想学的人的要求,使得我们处理东西更方便,有些软件会自己推送更新,估计一个软件更新版本少则几十万多则百万甚至更多,我们宿舍都不会写程序。

5.同一类型的软件之间是如何竞争的?你现在还用它么,你为何选择这个产品,而不是它的竞争对手?

  首先就是用户体验感,体验感好自然就把其他比下去了,例如各类的社交软件QQ,微信,短信。现在微信界面简单功能也比较全,日常支付都能做到,操作也简单,相比QQ更加便捷。同类软件的竞争真正在于是否好用,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他们的直观感受就是这些。

6.五年后, 这种软件运行的硬件会有什么变化, 软件再过 5 年还会存在么,为什么?

  以后软件的载体可能会变得更多,但软件肯定是存在的,软件的优化是软件的生命力的保证,在短期内软件没法被替代。

7.列举你在使用上述软件的时候观察到的 “特殊”现象,它们和硬件有什么不同?  这些能说明软件的某些本质特性么?

  软件和硬件应该是互相依赖,相辅相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