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引领首个代码大模型国际标准立项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华为云引领首个代码大模型国际标准立项》,作者: 华为云头条。

近日,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分局第十六研究组(ITU-T SG16)于法国雷恩召开全体会议,《基于人工智能的代码生成技术要求和评估方法》国际标准项目成功获得立项通过。据了解,该项目由中国信通院牵头,联合华为云等产学研机构共同提出,这也是国际上首个代码大模型的标准项目。

随着预训练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提升,软件工程也正在经历一场智能化变革,大模型所具备的生成和理解等能力驱使软件工程走向智能化道路,以代码大模型为基石的智能化软件工程新体系已初步形成。随着代码大模型的规模不断壮大,各大榜单的评估结果却存在较大差异性。因此,建立一套客观公平、体系完整的代码大模型评估体系迫在眉睫。

《基于人工智能的代码生成技术要求和评估方法》国际标准围绕代码大模型相关的通用能力、专用场景能力和应用成熟度,主要从输入多样性、任务多样性、语言完备度、结果可接收性、结果准确度等维度,对代码大模型提出了全栈技术和管理要求。

国际电信联盟(ITU)是国际三大标准化组织之一,其成员包括190多个国家、900多个公司与学术机构,是全球影响最广、参与国家和成员最多、最具权威性的国标标准机构之一。此次国际标准项目的成功立项,有助于推动全球范围对代码大模型的整体技术框架形成认同和共识,提升代码大模型的能力,促进代码大模型的规范化应用,也标志着我国科技企业在智能化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探索受到国际认可。

华为云多年来在智能化软件工程领域持续开展深入研究,此国际标准的研制中,华为云充分贡献了前期研究成果。早在2022年,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联合华为云PaaS技术创新实验室,基于华为的基础大模型,研制出代码大模型。2023年,华为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出能力更强大的代码大模型,在使用相对更少的训练数据和计算资源的情况下,代码生成一次通过率大幅超越同等规模的模型,甚至可以做到远超参数量规模更大的模型。
基于华为研发大模型,华为云研制出新智能编程助手CodeArts Snap,它能将自然语言转化为规范可阅读、无开源漏洞的安全编程语言,提升开发者编程效率,助力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目前已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智能化软件工程的演进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未来,华为将进一步联合产业伙伴,推进代码大模型的发展,共创产业价值。

 

点击关注,第一时间了解华为云新鲜技术~

 

posted @ 2024-05-14 11:20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阅读(1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