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品
学以致用---博主简介:专注语音、视频数字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以及算法在手机平台上面的移植和优化。涉及语音/音频编解码,语音增强,语音识别,语音音质客观评估,VOIP语音引擎 Qos算法模块和声音变速不变调和变调不变速等功能实现。熟悉ARM 各个系列的CPU,用ARMv4,ARMv5,ARMv6 and Cortex Neon 汇编优化相关算法代码,争取perforamance 最优。目前主要Windows mobile and Android platform上做相关speech/audio算法以及应用开发, HEVC 编解码器PC 和手机上的开发与应用。(交流Email:liupin.2008@gmail.com)

       最近IT界讨论最火的就是微信到底要不要收费以及收费的模式。腾讯凭借庞大QQ用户群,在极短的时间内做成用户3亿人的移动APP,凭借微信和手机QQ, 媒体把腾讯称为中国第四大运营商

      由微信收费一事,我学到科普知识一: 信令资源

      由于不是通信工程科班出身, 对信令概念是有所了解,但对信令资源还是理解不深。

相关新闻:

      4 月 9 日晚间消息,腾讯微信团队今晚在其新浪官方微博中发布消息,称微信团队已启动 2.5G 网络优化计划,目前正在和运营商运维部门共同探讨信令解决方案,以缓解微信占用通信网络信令资源过多的问题。

  微博中称,微信技术团队正在和运营商运维部门共同探讨信令解决方案,不久的将来有望实现智能的 2.5G 动态降低信令频率的技术,信令负载有望大幅度优化解决。

  此前有报道称,腾讯公司的微信已经占用了中国移动 60% 的信令资源,从而造成了移动网络的堵塞,甚至可能造成网络崩溃。因此,运营商希望通过收费来缓解微信等业务的冲击,并对其资源占用做出补偿。

  微信收费的传闻和增速放缓的财报,对腾讯股价的下跌先后起到推波助澜作用。运营商详单对微信等采取区别对待,更加剧了外界的担心。腾讯股价上个月 11 日创出新高后,走出持续半月多的绵延下降趋势,半年来的涨势化为乌有。

 

      OTT占用大量信令资源 收费不是无理要求

     微信应用虽然只占用了不到10%的移动网络流量,但是却消耗了60%的信令资源。

  包括微信在内的OTT业务,为了保持永远在线,即使不传递任何信息,也会频繁发送信令。

  市场经济下,对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收费,其实是一种合理要求。

  OTT收费的对象是OTT服务商而不是用户。

  “微信的业务机制要求其频繁发出信令、重置链接,会占用大量信令资源,而且其好友状态更新、群消息、多人通话等行为也会消耗大量网络资源。当微信用户数还比较少时,对移动网络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当用户达到一定数量级,就会造成网络拥塞,影响到其他用户的正常通信。”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透露,现在微信用户已经超过3亿户,微信应用虽然只占用了不到10%的移动网络流量,但是却消耗了60%的信令资源,“所以运营商急眼了”。

  业内人士的这段话道出了微信最让电信运营商头疼的地方。不过很多人不理解,信令究竟是什么,占用多怎么就会影响其他用户通信?通俗地说,我们用手机和朋友打电话、发短信、上网冲浪,那么通话、短信等无论是声音、文字,或者是视频,都会经过转换以比特的方式在移动网络上传输。

  但是这些你想传递的信息如何到达对方呢?这就需要一个“带路人”,将信息安全、可靠、高效地传送到目的地,这个“带路人”就是信令,也被称为“心跳信号”。信令在专用信道上传输,控制网络上海量级的信息沿着各自正确的路径,到达正确的地方。然而,由于无线资源的有限性,可容纳信令的信道资源也是有限的。因此,一般情况下,当信令指明“正确道路”,信息已沿着正确道路传输后,信令就不再占用信道资源。但是,包括微信在内的OTT业务,为了保持永远在线,会频繁发送信令,即使不传递任何信息,也会发送信令,时刻提醒对方“我在这里呢,我马上准备和你讲话了”,这样“六车道”的信道就被OTT业务“频繁喊话”的信令挤占了4车道,指引语音、短信以及其他数据业务的“带路人”都拥堵在剩下的两个车道上,从而导致网络连接无法建立,引发网络拥塞甚至产生雪崩效应。事实上,全世界运营商网络被即时通信系统干扰甚至出现大规模阻断的案例不少,AT&T的网络就曾经因蜂拥而至的数据流量而瘫痪。

  对于这一问题,业内专家分析说,并非没有技术解决之道,可以通过搭建一个通用长连接公共平台供微信、微博等时时在线业务使用,避免对其他用户使用业务的冲击,但是这个平台的搭建需要电信运营商与OTT服务商合作完成。

  市场经济下,对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收费,其实是一种合理要求。国外已经有运营商向OTT服务商收费的例子,比如法国电信成功要求谷歌为挤占网络流量付费。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表示,建立数据通道就像修高速路,建设和维护都需要成本,运营商的要求天经地义,这在国际上已有先例。从这个角度来说,运营商对微信占用网络收费,腾讯为得到优质的网络资源买单,其实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马化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未来的趋势是对骑自行车或走路的人不应该收费,开车的从油费、养路费里收费,如果需要上更快的路就收高速公路费。未来通信行业也应该是这个路径。有专家给出了这样的建议:运营商建立微信专区搭建VPV专网,建设费用由腾讯支付,至于微信向不向用户收费,由腾讯自己来定。

  微信收费为什么会引发舆论如此强烈的关注甚至是反对呢?因为这么多年来,国内的用户已经习惯并乐于接受免费服务,听到“收费”就会不太高兴。其实,目前大家所讨论的“微信收费”并不是指运营商向微信用户收费,而是运营商对微信所占用的网络资源进行收费,收费的对象是OTT服务商而不是用户。因此,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用户对微信收费的所谓抱怨其实是一种误会。至于未来这部分费用会不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腾讯表示,微信目前没有对用户收取费用的计划,而且,微信一直都在寻找着自己的盈利模式,试图依靠入口优势和用户资源,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商家来到这个平台,依靠平台的能力实现盈利。从微信的这种运营理念来看,这部分费用应该会转嫁给下游的企业和商家而不太可能是最终消费者

 

     【liupin】我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二则新闻,应该基本上对信令资源有个大致的认识。

     

posted on 2013-04-09 22:47  liupin  阅读(507)  评论(0)    收藏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