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f之第一天入门知识

一 .Web应用模式

1.1在开发Web应用中,有两种应用模式:


在前后端不分离的应用模式中,前端页面看到的效果都是由后端控制,由后端渲染页面或重定向,也就是后端需要控制前端的展示,前端与后端的耦合度很高。

这种应用模式比较适合纯网页应用,但是当后端对接App时,App可能并不需要后端返回一个HTML网页,而仅仅是数据本身,所以后端原本返回网页的接口不再适用于前端App应用,为了对接App后端还需再开发一套接口。

1.2 前后端分离


在前后端分离的应用模式中,后端仅返回前端所需的数据,不再渲染HTML页面,不再控制前端的效果。至于前端用户看到什么效果,从后端请求的数据如何加载到前端中,都由前端自己决定,网页有网页的处理方式,App有App的处理方式,但无论哪种前端,所需的数据基本相同,后端仅需开发一套逻辑对外提供数据即可。

在前后端分离的应用模式中 ,前端与后端的耦合度相对较低。

在前后端分离的应用模式中,我们通常将后端开发的每个视图都称为一个接口,或者API,前端通过访问接口来对数据进行增删改查。

二 .API接口

为了在团队内部形成共识、防止个人习惯差异引起的混乱,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大家都觉得很好的接口实现规范,而且这种规范能够让后端写的接口,用途一目了然,减少双方之间的合作成本。

1. 定义:

通过网络,规定了前后台信息交互规则的url链接,也就是前后台信息交互的媒介,它称之为API接口
-前端:向后端发送请求,获取数据 127.0.0.1:8080/index --->返回数据
-后端:请求某个地址,返回固定的数据

2.四大特点

-1 url链接:127.0.0.1:8080/index
-2 有不同的请求方式:get、post、put、patch、delete
-3 请求参数 127.0.0.1:8080/books?name=红楼梦 放在请求体中
-4 响应结果: 一般是json格式,也可能是xml

3. post请求,有多种编码格式

-urlencoded 格式    ---》默认格式  b'xx=xx&yy=yy'
-form-data 格式     ---》传文件格式,也可以带数据
    	----------------------------251971281264627087498320--  带数据,带文件
-json格式(用的最多)-->只能传数据   b'{"name":"lqz","age":18}'

ps:Django只会处理urlencoded 格式和form-data 格式,不会处理json格式

三 接口测试工具:Postman

Postman是一款接口调试工具,是一款免费的可视化软件,同时支持各种操作系统平台,是测试接口的首选工具。

Postman可以直接从官网:https://www.getpostman.com/downloads/下载获得,然后进行傻瓜式安装。

1 安装:

1.下载安装包,双击运行,就安装完成
2.可以注册,登录后使用
3.也可以跳过等, 直接使用

2 工作面板

简易的get请求

简易的post请求

案例:请求百度地图接口

posted @ 2023-08-28 15:32  毓见  阅读(3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