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园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设计模式学习--抽象工厂模式

Posted on 2017-10-24 10:55  南国木棉  阅读(9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需制定它们具体的类。

1:创建一个产品1接口。

package AbstractFactory;

public interface product1 {
    public void show();
}

2:创建一个产品2接口。

package AbstractFactory;

public interface product2 {
    public void show();
}

3:实现产品1接口。

package AbstractFactory;

public class pro1 implements product1 {

    @Override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product1");
        
    }

}

4:实现产品2接口。

package AbstractFactory;

public class pro2 implements product2{

    @Override
    public void show()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ystem.out.println("product2");
    }

}

5:创建工厂类接口。

package AbstractFactory;

public interface IFactory {

    public product1 crateProduct1();
    public product2 crateProduct2();
}

6:创建具体工厂类,实现工厂接口。

package AbstractFactory;

public class Factory implements IFactory{

    @Override
    public product1 crateProduct1()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return new pro1();
    }

    @Override
    public product2 crateProduct2()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return new pro2();
    }

}

7:调用类

package AbstractFactory;

/**抽象工厂模式: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互相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需制定他们具体的类。
 * @author 我不是张英俊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IFactory factory =new Factory();
        factory.crateProduct1().show();
        factory.crateProduct2().show();
    }
}

抽象工厂模式的优点

        抽象工厂模式除了具有工厂方法模式的优点外,最主要的优点就是可以在类的内部对产品族进行约束。所谓的产品族,一般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定的关联,抽象工厂模式就可以在类内部对产品族的关联关系进行定义和描述,而不必专门引入一个新的类来进行管理。

 

抽象工厂模式的缺点

       产品族的扩展将是一件十分费力的事情,假如产品族中需要增加一个新的产品,则几乎所有的工厂类都需要进行修改。所以使用抽象工厂模式时,对产品等级结构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

 

适用场景

       当需要创建的对象是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依赖的产品族时,便可以使用抽象工厂模式。说的更明白一点,就是一个继承体系中,如果存在着多个等级结构(即存在着多个抽象类),并且分属各个等级结构中的实现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或者约束,就可以使用抽象工厂模式。假如各个等级结构中的实现类之间不存在关联或约束,则使用多个独立的工厂来对产品进行创建,则更合适一点。

 

总结

       无论是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还是抽象工厂模式,他们都属于工厂模式,在形式和特点上也是极为相似的,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耦。在使用时,我们不必去在意这个模式到底工厂方法模式还是抽象工厂模式,因为他们之间的演变常常是令人琢磨不透的。经常你会发现,明明使用的工厂方法模式,当新需求来临,稍加修改,加入了一个新方法后,由于类中的产品构成了不同等级结构中的产品族,它就变成抽象工厂模式了;而对于抽象工厂模式,当减少一个方法使的提供的产品不再构成产品族之后,它就演变成了工厂方法模式。

       所以,在使用工厂模式时,只需要关心降低耦合度的目的是否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