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
第一章(概述)
1、三大类网络: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2、Internet:互联网(因特网)
互连网:指的是局部互联的网络。互联网:全世界各个网络组成的网络。
互联网重要基本特点:①连通性②共享(数据、硬件、软件)。
3、ISP:因特网服务提供者。
4、因特网的组成:①边缘部分:主机(端系统)。②核心部分:网络以及路由器。
5、端与端之间通信方式:cs(客户-服务器)、p2p(对等方式)。
6、三种报文交换的方式:
①电路交换:面向连接,传输效率高。
②报文交换:不存在连接建立时延,用户可随时发送报文。
③分组交换:通信线路利用率高,但难以进行差错控制。
7、计算机网络分类: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区域网。
8、速率 1G=109 1M=106 1K=103
9、时延:①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发送速率。②传播时延=信道长度/传播速率。
10、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11、总时延=发送时延+排队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
12、利用率:D=D0/1-U【当前时延=空闲时时延/(1-利用率)】。
13、osi七层架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TCP/IP四层架构: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TCP/IP五层架构: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14、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
-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 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5、各层要完成的功能:
物理层: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组帧,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服务,链路管理。
网络层:查找路由、分组转发。
运输层: 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可靠的端对端服务。
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HTTP、FTP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