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口规范

一、接口测试

1. 传统风格接口
  • 实现方式:统一采用GET和POST方法实现所有操作(增删改查),不严格遵循HTTP协议规范
  • URL特点:
    • 一个操作可对应多个URL(如查询用户有3种URL形式)
    • URL中直接体现操作类型(如getUser/addUser/updateUser)
    • 资源与URL非一一对应关系
  • 状态码:统一返回200表示成功,不使用其他状态码
  • 典型示例:
    • 查询用户:GET/POST均可,URL如/getUser?id=1或/getByID?id=1
    • 添加用户:仅POST,URL如/addUser或/saveUser
    • 修改用户:仅POST,URL如/updateUser或/editUser
    • 删除用户:GET/POST均可,URL如/deleteUser?id=1
2. RESTful风格接口
1)例题:接口规范RESTful风格样式
  • 基本概念: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缩写,是一种网络应用程序设计风格
  • 核心特点:
    • 面向资源:URL仅定位资源(名词表示),不包含操作
    • HTTP方法规范:
      • GET:查询(查所有用户/users,查单个/users/1)
      • POST:新增(/users)
      • PUT:修改(/users/1)
      • DELETE:删除(/users/1)
    • 状态码规范:
      • 200:查询成功
      • 201:创建/修改成功
      • 204:删除成功
  • 优势:提供统一规范,便于团队协作和提高效率
  • CRUD操作:Create(增)、Retrieve(查)、Update(改)、Delete(删)的简称
3. 小结
  • 传统风格特点:
    • 方法混用:POST可完成增删改查
    • URL混乱:资源和操作混合,同一操作多URL
    • 状态码单一:统一200
  • RESTful风格特点:
    • 方法规范:严格对应HTTP协议方法
    • URL唯一:仅表示资源路径
    • 状态码全面:使用201/204等不同成功码
  • 识别方法:
    • 传统风格:只使用GET/POST
    • RESTful风格:使用GET/POST/PUT/DELETE
  • 适用场景:
    • 传统风格:老旧系统维护
    • RESTful风格:新项目开发

二、接口规范总结

19:24
1. RESTful风格接口特征
  • HTTP方法映射:接口方法与HTTP协议请求方法一一对应
    • GET对应查询操作
    • POST对应新增操作
    • PUT对应修改操作
    • DELETE对应删除操作
  • URL设计原则:
    • URL与资源一一对应
    • 不能从URL直接看出操作类型,需结合请求方法识别
  • 状态码规范:
    • 修改用户返回201(PUT)
    • 删除用户返回204(DELETE)
    • 查询用户返回200(GET)
    • 添加用户返回201(POST)
2. 传统风格与RESTful对比
  • 传统风格接口:
    • 方法限制:仅使用GET和POST两种方法
    • URL特点:不唯一,混合定义资源和操作
    • 状态码:统一返回200状态码
  • RESTful风格接口:
    • URL设计:唯一且仅定位资源,不包含操作
    • 方法规范:严格遵循HTTP协议方法定义
    • 状态码:灵活使用标准HTTP状态码(200/201/204等)
3. 核心区别记忆点
  • 识别要点:
    • 传统接口通过URL包含操作语义
    • RESTful接口通过HTTP方法表达操作意图
  • 设计差异:
    • 传统风格:用POST完成所有增删改查
    • RESTful风格:每种操作对应独立HTTP方法
  • 实践价值:
    • RESTful使接口设计更规范统一
    • 状态码使用更符合HTTP协议标准
posted on 2025-09-03 08:36  我丶是丿小坏蛋  阅读(1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