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分区

目标:

  。了解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

  。管理虚拟内存

  。添加新的驱动器并对其分区

  。挂载NFS文件系统

一、添加新的设备所需步骤

添加新的文件系统
。识别设备
。分区设备
。形成文件系统
。给文件系统打标签
。在/etc/fstab中创建对应的条目,永久生效
。挂载新的文件系统
识别设备
主引导记录(MBR)包含:
    用于装载操作系统的可执行代码
    分区表信息的空间包括:
        分区id或类型
        分区开始的磁簇
        分区中磁簇的数量
根据磁盘显示信息hda,hdb之类的为ATA/IDE磁盘,此类磁盘是根据插口来显示abcd的;而sda,sdb等为SCSI/SATA/USB等磁盘,此类磁盘是根据插入识别时间显示abcd的
磁盘分区
扩展分区点指定额外的分区信息
由内核支持最大的分区数量:
    IDE驱动器63个
    SCSI驱动器15个
为什么要分区了?
    。容纳的数据、性能、配额、恢复所考虑角度
分区:
  4P+0(分成了4个主分区的话就不能再分区了)
  3P+1E(第一个扩展空间永远都是从【sda】5开始的,【sda】1-4要么是给主空间,要么是给扩展空间的
  扩展空间包含逻辑空间,逻辑空间隶属于扩展空间,删除扩展空间会删除所有的逻辑空间。
Linux有/boot分区(可引导分区)
管理分区:
。创建分区使用的命令:
  。fdisk
  。sfdisk
  。图形化分区-高级分区操作(创建、拷贝、改变大小等等)
。partprobe - 重新初始化在内存中内核分区表的版本(分区探测),等同于partx -a /dev/sda 初始化分区sda
编程方式创建分区:
parted命令即可
#parted /dev/sda mkpart logical ext2 100G 200G创建一个100G的逻辑分区,文件类型为ext2

  

  

  

 

posted @ 2020-09-27 19:25  爱吃山楂果  阅读(13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