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园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当代摄影测量

Posted on 2009-12-16 13:15  红波  阅读(333)  评论(0)    收藏  举报

这是老张今天讲座的题目,他今天讲的东西大致说来和他以前讲的内容都差不多,但每次听感觉不一样吧。谈谈想法吧,好歹听了一回,得留下点什么:

1、摄影测量中的一大成果就是点云,点云可以用来直接生成DEM(我觉张老师的DEM生成将会利用这个,而且LIDAR似乎也是直接利用点云来生成DEM的,两个程序应该是相通的)。记得VirtuoZo的匹配结果就是很多点,然后通过点的沉降完成DEM结果编辑。至于点云的生成,从virtuoZo上来看,他应该是利用同名点匹配(以某个大小的格网来在每个格网内生成几个同名点),来获取同名点坐标,然后通过外方位元素计算出其对应的空间点。ps.我刚开始把这个点云的获取和区域网平差直接计算点的坐标这一块混合起来了,若是利用这些点一起作为连接点的话,其计算量肯定很大,而这个计算的地面坐标和直接利用前方交会计算的地面坐标的精度会是一样的么?

2、广义点理论,老张的说法是直接利用直线作为控制,其实这个想法和区域网平差中多种约束条件是一样的(可能广义点更加局限一点)。比如说直线、圆作为广义点,可以通过hough变换来实现,或者利用Forstner讲座时提出的变换,将其转换到其他空间进行控制。

3、匹配,其实这个和问题1是相关的,张院士提出“点在局部是连续的,在整幅影像是不连续的”,这个对于低空摄影测量是应当注意的。那么相应的遮蔽、阴影等的存在导致匹配中的一大约束“在另一幅影像中有且仅只有一个点与之为同名点不成立”。那么失去这两大约束条件,但是还有一个利用空间几何关系作为约束,这个是可能的。(另一个问题,如果两张影像上不存在同名点(遮蔽等),那么在核线上将会是什么样的表现?)

4、pos系统,既然pos系统获取了LIDAR的外方位元素,那么照样可以获取相机的外方位元素,为何可以直接利用POS的结果来生成DEM呢,也就是说,我该如何剔除pos里面的误差呢?为何LIDAR可以获取高精度的地面点,而摄影测量不可以呢(据老张的说法,航空影像的采样间隔GSD要高于Lidar,可以获得更为密集的点云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