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和线程

进程同步

进程同步的主要任务:是对多个相关进程在执行次序上进行协调,以使并发执行的诸进程之间能有效地共享资源和相互合作,从而使程序的执行具有可再现性。

  同步机制遵循的原则:

  (1)空闲让进;

  (2)忙则等待(保证对临界区的互斥访问);

  (3)有限等待(有限代表有限的时间,避免死等);

  (4)让权等待,(当进程不能进入自己的临界区时,应该释放处理机,以免陷入忙等状态)。

进程的通信方式有哪些?

管道管道是单向的、先进先出的、无结构的、固定大小的字节流,它把一个进程的标准输出和另一个进程的标准输入连接在一起。

信号量信号量是一个计数器,可以用来控制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

消息队列是一个在系统内核中用来保存消  息的队列,它在系统内核中是以消息链表的形式出现的。消息队列克服了信号传递信息少、管道只能承载无格式字节流以及缓冲区大小受限等缺点

共享内存:共享内存允许两个或多个进程访问同一个逻辑内存。这一段内存可以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映射至自身的地址空间中,一个进程写入共享内存的信息,可以被其他使用这个共享内存的进程,通过一个简单的内存读取读出,从而实现了进程间的通信

套接字:套接字也是一种进程间通信机制,与其它通信机制不同的是,它可用于不同机器间的进程通信。

 

上下文切换 进程切换

对于单核单线程CPU而言,在某一时刻只能执行一条CPU指令。上下文切换(Context Switch)是一种将CPU资源从一个进程分配给另一个进程的机制。从用户角度看,计算机能够并行运行多个进程,这恰恰是操作系统通过快速上下文切换造成的结果。在切换的过程中,操作系统需要先存储当前进程的状态(包括内存空间的指针,当前执行完的指令等等),再读入下一个进程的状态,然后执行此进程。

 

线程间通信

(1)同步
多个线程通过synchronized通讯,类似于共享内存

(2)while轮询
线程A不断改变条件,线程B不断查看条件是否满足需求(比方说=5),从而实现通讯。
效率不高,因为B一直在查看,没做别的

(3)wait/notify
进入阻塞,而不是像轮询一样一直占用CPU资源

(4)管道通信
通过管道,将一个线程的消息发送个另一个线程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和联系?

  • 进程是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它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

进程和线程的关系

(1)一个线程只能属于一个进程,而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但至少有一个线程。线程是操作系统可识别的最小执行和调度单位。

(2)资源分配给进程,同一进程的所有线程共享该进程的所有资源。 同一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共享代码段(代码和常量),数据段(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扩展段(堆存储)。但是每个线程拥有自己的栈段,栈段又叫运行时段,用来存放所有局部变量和临时变量。

(3)处理机分给线程,即真正在处理机上运行的是线程。

(4)线程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协作同步。不同进程的线程间要利用消息通信的办法实现同步。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

(1)进程有自己的独立地址空间,线程没有

(2)进程是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线程是CPU调度的最小单位

(3)进程和线程通信方式不同(线程之间的通信比较方便。同一进程下的线程共享数据(比如全局变量,静态变量),通过这些数据来通信不仅快捷而且方便,当然如何处理好这些访问的同步与互斥正是编写多线程程序的难点。而进程之间的通信只能通过进程通信的方式进行。)

(4)进程的操作、上下文切换开销大,线程开销小

(5)一个进程挂掉了不会影响其他进程,而线程挂掉了会影响其他线程

 

 

为什么进程上下文切换比线程上下文切换代价高?

进程切换分两步:

1.切换页目录以使用新的地址空间

2.切换内核栈和硬件上下文

对于linux来说,线程和进程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地址空间,对于线程切换,第1步是不需要做的,第2是进程和线程切换都要做的。

切换的性能消耗:

1、线程上下文切换和进程上下问切换一个最主要的区别是线程的切换虚拟内存空间依然是相同的,但是进程切换是不同的。这两种上下文切换的处理都是通过操作系统内核来完成的。内核的这种切换过程伴随的最显著的性能损耗是将寄存器中的内容切换出。

2、另外一个隐藏的损耗是上下文的切换会扰乱处理器的缓存机制。简单的说,一旦去切换上下文,处理器中所有已经缓存的内存地址一瞬间都作废了。还有一个显著的区别是当你改变虚拟内存空间的时候,处理的页表缓冲(processor's 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 (TLB))或者相当的神马东西会被全部刷新,这将导致内存的访问在一段时间内相当的低效。但是在线程的切换中,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什么是协程
协程(Coroutine,又称微线程)是一种比线程更加轻量级的存在,协程不是被操作系统内核所管理,而完全是由程序所控制。协程与线程以及进程的关系见下图所示。

协程可以比作子程序,但执行过程中,子程序内部可中断,然后转而执行别的子程序,在适当的时候再返回来接着执行。协程之间的切换不需要涉及任何系统调用或任何阻塞调用

协程只在一个线程中执行,是子程序之间的切换,发生在用户态上。而且,线程的阻塞状态是由操作系统内核来完成,发生在内核态上,因此协程相比线程节省线程创建和切换的开销

协程中不存在同时写变量冲突,因此,也就不需要用来守卫关键区块的同步性原语,比如互斥锁、信号量等,并且不需要来自操作系统的支持。

协程适用于IO阻塞且需要大量并发的场景,当发生IO阻塞,由协程的调度器进行调度,通过将数据流yield掉,并且记录当前栈上的数据,阻塞完后立刻再通过线程恢复栈,并把阻塞的结果放到这个线程上去运行。

 

进程的调度

调度种类

  • 高级调度:(High-Level Scheduling)又称为作业调度,它决定把后备作业调入内存运行
  • 低级调度:(Low-Level Scheduling)又称为进程调度,它决定把就绪队列的某进程获得CPU
  • 中级调度:(Intermediate-Level Scheduling)又称为在虚拟存储器中引入,在内、外存对换区进行进程对换

非抢占式调度与抢占式调度

  • 非抢占式:分派程序一旦把处理机分配给某进程后便让它一直运行下去,直到进程完成或发生进程调度进程调度某事件而阻塞时,才把处理机分配给另一个进程
  • 抢占式:操作系统将正在运行的进程强行暂停,由调度程序将CPU分配给其他就绪进程的调度方式

操作系统中进程调度策略有哪几种?

 

FCFS(先来先服务,队列实现,非抢占的):先请求CPU的进程先分配到CPU

 

SJF(最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平均等待时间最短,但难以知道下一个CPU区间长度

 

优先级调度算法(可以是抢占的,也可以是非抢占的):优先级越高越先分配到CPU,相同优先级先到先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低优先级进程无穷等待CPU,会导致无穷阻塞或饥饿;解决方案:老化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可抢占的):队列中没有进程被分配超过一个时间片的CPU时间,除非它是唯一可运行的进程。如果进程的CPU区间超过了一个时间片,那么该进程就被抢占并放回就绪队列。

 

多级队列调度算法:将就绪队列分成多个独立的队列,每个队列都有自己的调度算法,队列之间采用固定优先级抢占调度。其中,一个进程根据自身属性被永久地分配到一个队列中。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与多级队列调度算法相比,其允许进程在队列之间移动:若进程使用过多CPU时间,那么它会被转移到更低的优先级队列;在较低优先级队列等待时间过长的进程会被转移到更高优先级队列,以防止饥饿发生。

6. 一个程序从开始运行到结束的完整过程(四个过程)

预处理:条件编译,头文件包含,宏替换的处理,生成.i文件。

编译:将预处理后的文件转换成汇编语言,生成.s文件

汇编:汇编变为目标代码(机器代码)生成.o的文件

链接:连接目标代码,生成可执行程序

 

posted @ 2021-08-08 23:29  holmes_now  阅读(7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