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晓的一点想法:

    我们假设在完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所有的投资收益率都是恒定的。同时假设人们所有的收入要么用来消费,要么用来投资,即不考虑税收等等调节手段。
    我们设某一收入水平S的群体平均用来消费的部分占全部收入的比例为Rs,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函数Rs(S),即随着收入水平变化,消费占全部收入的百分比的变化的函数。
    我们假设该函数为线性函数,那么我们可以得到该函数的三种情况:1,随着收入增加,消费的比例Rs降低;2,随着收入增加,消费的比例Rs不变;3,随着收入增加,消费的比例增加。
    
    我们先考虑情况2。这时候,无论人们收入的多少,消费占整个收入的比例是不变的。这个时候富人和穷人用来投资的部分比例也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富人的收入金额比较多,因此富人的投资总额要比穷人多。那么在投资收益率是恒定的情况下,富人得到的钱要比穷人多,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相对差距不变,而绝对差据会增大,即穷人更穷。
    我们在考虑情况1。这种情况下,由于富人消费部分占全部收入比例的减少,用来投资的部分更多,那么投资收入将更多,同时在比例上也要比穷人多。这时,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相对差距拉大,绝对差距也会拉大,即穷人更穷。
    再考虑情况3。只有这个时候由于富人的投资占收入比例的减少,那么相对来讲,富人和穷人的差距会变小,那么绝对差距会怎样呢?我们再分3种情况。
    情况3.1,富人用来投资的绝对值大于穷人用来投资的绝对值,那么富人的绝对收益将大于穷人,即两者绝对差距变大
    情况3.2,两者用来绝对值相等,两者的收益相等,两者绝对差距保持不变。
    情况3.3,富人投资绝对值小于穷人投资的绝对值,则富人收益较少,两者差距逐渐变小。

     那么我们总结一下上面若干种情况:只有在富人的绝对投资小于穷人的情况下,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绝对差距才会变小,否则,两者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如果联系到实际当中,富人的绝对投资小于穷人的情况几乎没有,那么总结就是: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这是一个很无奈的结论。好在这个结论是有一定前提的,即完全市场化经济,没有其他干扰。那么真实社会和这个理论有那里不同呢?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例如,政府为了保护弱势群体,必然采取一些列手段,增加富人的支出比例,同时对穷人提供各种优惠,使穷人的消费减少,那么可用来投资的金额增大,以减少贫富差距。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结论的几个前提,以对这个结论与客观世界的符合程度有更好的理解。首先看看投资收益率。在实际当中,由于不同行业当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准入壁垒,例如准入证,资金要求等等,因此存在着各种高于一般投资收益率的部分,而这部分实际上是对富人有优势的,他们更容易进入这些市场。而穷人只能从一般市场当中获得一般的投资收益率。因此从平均来讲,这一条实际上增加了富人的优势。

    其次就是各种干预。在稳定的社会条件下,主要的干预收入的主体就是政府,换句话说,除了保证社会安全稳定之外,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减少贫富差距。主要的手段有对富人征收更高的税率,为穷人提供一定的免费服务(医疗,教育)以降低穷人的消费,从而增加穷人的投资比例以减少贫富差距。

-------还没有写完,等会接着写------
   
posted on 2007-09-10 14:13  慕晓  阅读(41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