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磁盘阵列)技术介绍
RAID(磁盘阵列)关键技术
-
数据分条技术:把数据分块,分散存放到多个磁盘上,提高读写并行度
-
数据镜像技术:把同一份数据写到多个磁盘,某个盘坏了还能用另一个
-
数据校验技术:通过计算校验信息存储在额外磁盘上,当某个盘坏了可以通过校验恢复数据。
RAID 常见的几种类型
| RAID 类型 | 实现技术 | 最少硬盘数 | 是否必须偶数 | 容量利用率 | 性能特点 | 容错能力 |
|---|---|---|---|---|---|---|
| RAID 0 | 数据分条 | ≥ 2 | 否 | 100%(容量相加) | 读写性能最好 | 坏 1 块盘即全阵列毁灭 |
| RAID 1 | 数据镜像 | 2 | 必须偶数 | 50% | 读性能高写性能一般 | 最多坏每组镜像 1 块盘 |
| RAID 3 | 分条 + 独立校验盘 | ≥ 3 | 否 | (N-1)/N | 读性能较好,写入有瓶颈(单校验盘) | 坏 1 块盘 |
| RAID 5 | 分条 + 分布式奇偶校验 | ≥ 3 | 否 | (N-1)/N | 读性能好,写性能中等 | 坏 1 块盘 |
| RAID 6 | 分条 + 双重奇偶校验 | ≥ 4 | 否 | (N-2)/N | 写性能偏弱(双校验) | 坏 2 块盘 |
| RAID 10 | 先镜像,后分条(1+0) | ≥ 4 | 必须偶数 | 50% | 读写性能都很好 | 每组镜像最多坏 1 块盘 |
RAID 的木桶效应
-
RAID 阵列中,如果硬盘容量不一致,RAID 会按 最小容量硬盘 对齐所有硬盘的参与空间,大容量硬盘的多余空间无法使用,阵列的总容量被“最短的那块板”限制住。
-
例如:一块5T的和一块10T的硬盘组RAID1,可用空间是5TB;组RAID0,可用空间是10TB。
RAID 1.0 和 RAID 2.0 的数据重建方式
| 项目 | RAID 1.0(专用热备盘) | RAID 2.0(分布式热备空间) |
|---|---|---|
| 热备盘形式 | 单独一块专用热备盘(Hot Spare) | 没有单独热备盘,热备空间分散到所有磁盘 |
| 重建触发 | 某盘损坏时,自动使用专用热备盘重建 | 某盘损坏后,所有正常磁盘共同贡献热备空间 |
| 镜像型 RAID 重建方式 | 直接从镜像盘复制数据到热备盘 | 复制数据,但写入分布式热备空间 |
| 校验型 RAID 重建方式 | 通过校验公式计算坏盘数据后,写入单独热备盘 | 通过校验计算坏盘数据,然后分散写入所有磁盘 |
| IO 压力分布 | 重建压力集中在热备盘(单点高压) | 建压力平均分散到所有磁盘 |
| 重建速度 | 较慢(单盘承压) | 很快(多盘并行) |
| 安全性 | 较低(重建期间热备盘可能被写崩,RAID5 更危险) | 高(并行重建,不易出现二次坏盘导致崩溃) |
| 核心思想 | 一个盘扛所有重建压力 | 所有盘一起扛重建 }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