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ild in Public 拒绝闭门造车!这个方法让你的产品发布就自带流量

什么是 Build in Public(公开构建)?

传统 Build 的方法:

躲在小黑屋里面,花6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秘密开发,在这期间也不向外界透露任何消息,生怕创意被抄袭,直到产品达到完美状态,才推向市场。

Build in Public(公开构建):

从产生想法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在公开渠道比如 Twitter、小红书、短视频平台,像写日记一样,持续、坦诚的分享你整个创业的过程。

Build in Public 可以分享什么?

1)想法和初心 比如今天我有一个新点子,我想做一个帮助大家记录植物生长过程的一个工具,因为我自己养植物成活率一直都很低。

2)过程和进展 比如,今天花了几个小时设计的 LOGO,大家觉得哪个好看?(附上自己的设计图)

比如,今天下午刚刚完成 LANDING Page 的开发(附上自己开发的截图)。

3)数据和里程碑 比如,网站的访问量突破了 XXX 次 ,收入突破了 XXX 美金

4)挑战和失败 在项目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自己是怎么解决的?

比如,今天上线了一个新功能,但是网站流量却突然下跌,需要反思一下问题出在哪里

比如,今天网站收到了一个用户的差评,需要复盘一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需不需要去改正

5)学习和思考 最近学习 SEO ,学到的 3 个实用小技巧分享给大家(gzh:和平本记)

为什么需要 Build in Public ?

创业就像是在滚雪球,一开始非常费力,但是只要你持续不断的去滚这个雪球,雪球就会越滚越大,势能就会越来越强。

1)创造势能

闷头做产品,就像是在小黑屋里面滚雪球,外面的人都不知道你在干什么。

等到你把产品推出来,虽然这个雪球可能会很大,但是它却是静止的,你需要花巨大的力气才能让他获得势能。

Build in Public ,你在第一天就开始在一个公共的坡道上滚雪球。

你的每一次分享都像是在给这个雪球轻轻的推上一把,路过的人看到了,他们觉得有趣会过来帮你一起推(给你点赞、评论、转发)

这样就可能吸引更多的人,你的小雪球也就越滚越大,慢慢的势能就建立起来了。

当你产品发布的那一天,你的雪球已经在高速滚动了,根本不需要费力去做启动。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你中途停止分享了,相当于把雪球停在半坡上,当你想再次启动的时候,又需要花费巨大的力气(gzh:和平本记)

2)建立信任

通过持续分享,会让更多的人认识你,了解你的专业能力,了解你产品背后的故事,此时在用户眼中可以透过产品去看到背后活生生的人。

在开发过程中,关注你的人会一路看着你的产品,从一个想法变成现实,这会给他们一种很强的参与感和情感链接。

产品上线时,他们很有可能就是你第一批忠实用户。

3)获得反馈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人给你提意见,这些建议非常宝贵。甚至你会收到鼓励和支持,这些都会成为让你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posted @ 2025-08-25 16:13  hepingfly  阅读(3)  评论(0)    收藏  举报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