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慕雄:天龙八部破绽之论萧峰之死

论萧峰之死
在天龙八部中,萧峰做了辽国的南院大王,他的老板,皇帝耶律洪基想攻打南宋,萧峰不愿意,被耶律洪基关在了幽州城,就是现在的北京城;后来,段誉和虚竹等人带领江湖义士来救萧峰,把萧峰救出牢狱,而耶律洪基不甘心,带领大军来追杀;萧峰这些江湖好汉当然打不过大军;于是他们就从北京往西逃,逃往宋辽边境雁门关;
 
问题来了,当时宋辽边境,如果按照如今地域划分是东起河北沧州 保定西到陕西神木\山西大同,约1500公里国境线;具体的说,宋辽的南部边界在现在河北的白沟一带,西部边界则在雁门关。而北京到雁门关的距离大概有500公里,而且从北京到雁门关都是山路,比较难走;更难搞的是,当萧峰他们千辛万苦的跑到雁门关的时候,当时雁门关的宋朝守将竟然不让萧峰他们进城!而眼看着耶律洪基带着辽国大军追来了,为了保护赶来营救的江湖兄弟,萧峰不得已又施展他的绝世武功,再一次把他的老板耶律洪基给抓住和制服了,并让耶律洪基答应放过他的江湖兄弟并不再侵犯宋朝;在耶律洪基答应了他的条件后,萧峰觉得自己犯了不忠的欺君之罪,难以再面对辽国军民,于是选择在雁门关外自杀而死。这整个的故事情节是非常感人的,也塑造了萧峰之忠义的大侠形象。
 
但是,何慕雄认为这段情节有一个非常大的破绽,就是萧峰逃亡的时候,根本不应该舍近求远,走了500多公里的山路,跑到雁门关去回到宋国,他完全可以向南跑100多公里,只要穿过白沟河,就可以回到宋朝境内了!宋辽的边界,南部是白沟河一段,西部则是雁门关一带;从幽州(今北京)到山西的雁门关的500多公里的路,都是山路,其实是相当难走的;而从北京到现在河北省的白沟,则都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没有山川的阻隔,也没有像雁门关一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的阻挡,非常好走,据历史记载,在耶律洪基的时期,因为宋辽之间已经是多年没有战事,所以在白沟一带长达千里的边界,宋辽双方的边界守卫已经是非常的松散,萧峰等江湖好汉都是些散兵游勇,他们只需要一哄而散,分散往南撤回到宋朝境内,可以说是不废吹灰之力,辽国大军也拿他们没有办法。哎,不过金庸老先生一定要萧峰死在雁门关,那么谁也没有办法。
 
有人又会质疑,有可能萧峰是一个大老粗,没有什么地理知识,他一时昏了头,硬要往雁门关跑,那有什么办法;这个借口也站不住脚,萧峰身为宋朝的丐帮帮主和辽朝的南院大王,地位都是非常显赫,经验都非常丰富,他怎么可能连简单的地理常识都没有呢?再说了,在小说中也写到,在幽州的时候,萧峰就不断地带阿紫等人向南走,去打猎,甚至在打猎途中还碰到从宋朝跑过来的游坦之,这就说明了萧峰是知道去白沟这条路,而且也说明了萧峰知道宋辽南部边界离北京其实是相当近的,随便往南走一下就到宋朝了。
 
所以啊,小说设计萧峰死在雁门关,是想增加萧峰的悲剧性,但是因为金庸犯了一个地理常识的错误,这就削弱了萧峰之死悲剧的合理性。

posted on 2012-02-13 15:25  何慕雄  阅读(641)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