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函数、socket服务端编程四步骤
一、概念
什么是socket套接字
网络中进程之间如何通信,如我们每天打开浏览器浏览网页时,浏览器的进程怎么与web服务器通信的?当你用QQ聊天时,QQ进程怎么与服务器或你好友所在的QQ进程通信?这些都得靠socket?
进程之间通信的概念最初来源于单机系统。由于每个进程都在自己的地址范围内运行,为保证两个相互通信的进程之间既互不干扰又协调一致工作,操作系统为进程通信提供了相应设施,如UNIX BSD有:管道(pipe)、命名管道(named pipe)软中断信号(signal),UNIX system V有:消息(message)、共享存储区(shared memory)和信号量(semaphore)等。他们都仅限于用在本机进程之间通信。
同一主机上,不同进程可用进程号(process ID)唯一标识。但在网络环境下,各主机独立分配的进程号不能唯一标识该进程。网间进程通信要解决的是不同主机进程间的相互通信问题(可把同机进程通信看作是其中的特例)。为此,首先要解决的是网间进程标识问题。其实TCP/IP协议族已经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网络层的“ip地址”可以唯一标识网络中的主机,而传输层的“协议+端口”可以唯一标识主机中的应用程序(进程)。这样利用三元组(ip地址,协议,端口)就可以标识网络的进程了,网络中的进程通信就可以利用这个标志与其它进程进行交互。
使用TCP/IP协议的应用程序通常采用应用编程接口:UNIX BSD的套接字(socket),来实现网络进程之间的通信。就目前而言,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是采用socket,而现在又是网络时代,网络中进程通信是无处不在,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一切皆socket”。
socket是最底层的网络编程接口,但并不一定就必须需要TCP/IP。下文以python socket为例:
socket domain: 协议域,又称协议族(family)。Family支持的类型很多,常用的协议族有:
socket.AF_INET #IPV4
socket.AF_INET6 #IPV6
socket.AF_UNIX #unix系统专用
socket type: socket类型,常用的有:
1).流式socket: socket.SOCK_STREAM 面向TCP,由系统定义
2).数据报socket: socket.SOCK_DGRAM 面向UDP,由系统定义
3).原始socket: socket.SOCK_RAM 需要用户空间自己定义
4).数据包socket: socket.SOCK_SEQPACKET 可靠的连续数据包服务
socket protocol:指定协议,一般默认为0。常用协议有IPPROTO_TCP、IPPROTO_UDP、IPPROTO_STCP、IPPROTO_TIPC...
二、服务端函数:
服务端函数:
so.bind(address): 将套接字绑定到地址, 在AF_INET下,以元组(host,port)的形式表示地址
so.listen(backlog): 开始监听TCP传入连接。backlog:指定在拒绝连接之前,操作系统可以挂起的最大连接数量。该值至少为1,大部分应用程序设为5就可以了。
conn, address = so.accept(): 接受TCP连接并返回(conn,address),其中conn是新的套接字对象,可以用来接收和发送数据。address是连接客户端的地址。
TCP服务端socket编程的四步骤:
1.socket.socket(),初始化socket实例
2.bind,绑定IP或HOST地址
3.listen,监听服务端地址
4.accept,接收客户端请求
示例,服务端:
so = socket.socket() #1,创建socket实例 so.bind(('127.0.0.1', 1234)) #2,绑定地址 so.listen() #3,监听socket。
#在listen之后,在服务器上netstat -anpl|grep 1234,得到结果,客户端可以连接 s, info = so.accept() #4.accept返回一个socket实例和客户端地址。在客户端连接成功之前,处于阻塞状态,等待客户端的连接。
#在accept之后,可以接收客户端的消息。
s.recv(1024) #accept返回的socket实例,可以接收数据。如返回,b'hello\r\n' info #客户端地址。如返回:('127.0.0.1', 37426)
s2, _ =so.accept()
s2.rever(1024) s.send(b'1234') #向客户端发送数据 s.close() #关闭客户端的连接
一个accept对应一个客户端,so网络编程应该并发编程。
三、客户端函数:
so = socket.socket() #创建socket实例 so.connect(address) #创建客户端到服务端套接字的连接。address一般为(host, port)或(ip, port)的元组
四、公共socket函数:
s.recv(bufsize[,flag]): 接受TCP套接字的数据。数据以字符串形式返回,bufsize指定要接收的最大数据量。flag提供有关消息的其他信息,通常可以忽略。
s.recvfrom(bufsize[.flag]): 接受UDP套接字的数据。与recv()类似,但返回值是(data,address)。其中data是包含接收数据的字符串,address是发送数据的套接字地址。
s.send(string[,flag]): 发送TCP数据。将string中的数据发送到连接的套接字。返回值是要发送的字节数量,该数量可能小于string的字节大小。
s.sendall(string[,flag]): 完整发送TCP数据。将string中的数据发送到连接的套接字,但在返回之前会尝试发送所有数据。成功返回None,失败则抛出异常。
s.sendto(string[,flag],address): 发送UDP数据。将数据发送到套接字,address是形式为(ipaddr,port)的元组,指定远程地址。返回值是发送的字节数。
s.getpeername(): 返回连接套接字的远程地址。返回值通常是元组(ipaddr,port)。
s.getsockname(): 返回套接字自己的地址。通常是一个元组(ipaddr,port)。
s.gettimeout(): 返回当前超时期的值,单位是秒,如果没有设置超时期,则返回None。
s.getsockopt(level,optname[.buflen]): 返回套接字选项的值。
s.settimeout(timeout): 设置套接字操作的超时期,timeout是一个浮点数,单位是秒。值为None表示没有超时期。一般,超时期应该在刚创建套接字时设置,因为它们可能用于连接的操作(如connect())
s.setsockopt(level,optname,value): 设置给定套接字选项的值。
s.setblocking(flag): 如果flag为0,则将套接字设为非阻塞模式,否则将套接字设为阻塞模式(默认值)。非阻塞模式下,如果调用recv()没有发现任何数据,或send()调用无法立即发送数据,那么将引起socket.error异常。
s.fileno(): 返回套接字的文件描述符。
s.makefile(): 创建一个与该套接字相关连的文件
s.close(): 关闭套接字。
posted on 2014-04-23 16:20 myworldworld 阅读(288) 评论(0) 收藏 举报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