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优化数据更新、访问量大的数据库(总结)

主要从三个方面去优化:

1、SQL语句优化    2、主从同步、读写分离、负载均衡、高可用    3、数据库分库分表储存(集群和分布式)

 

一、SQL语句优化

1.创建索引(复合索引)

索引是提升查询速度最关键的优化方式

2.选择适当的字段数据类型

3.借助explain关键字分析你的查询语句或是表结构的性能瓶颈

4.like语句操作

一般情况下不鼓励使用like操作,如果非使用不可,如何使用也是一个问题,例如like “%aaa%” 不会使用索引而like “aaa%”可以使用索引

5.不要在列上进行运算

在列上运算将导致索引失效而进行全表查询

6.不使用NOT IN或<>

NOT IN和<>操作都不会使用索引将进行全表扫描,NOT IN可以NOT EXISTS代替,id<>3则可使用id>3 or id<3来代替。

 

二、主从同步、读写分离、负载均衡、高可用

目前大多数的主流关系型数据库都提供了主从同步的功能,通过配置两台(或多台)数据库的主从关系,可以将一台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更新同步到另一台服务器上。网站可以利用数据库这一功能,实现数据库的读写分离,从而改善数据库的负载压力。一个系统的读操作远远多于写操作,因此写操作发向master,读操作发向slaves进行操作(简单的轮询算法来决定使用哪个slave)。

利用数据库的读写分离,Web服务器在写数据的时候,访问主数据库(master),主数据库通过主从复制将数据更新同步到从数据库(slave),这样当Web服务器读数据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从数据库获得数据。这一方案使得在大量读操作的Web应用可以轻松地读取数据,而主数据库也只会承受少量的写入操作,还可以实现数据热备份,可谓是一举两得。

负责负载均衡的数据库群可以在搭建数据库高可用,通过虚拟地址访问真正的数据库,进一步加强了数据安全性。

 

三、数据库分库分表储存

1、分表

   通过分表可以提高表的访问效率。有两种拆分方法:

   垂直拆分

   在主键和一些列放在一个表中,然后把主键和另外的列放在另一个表中。如果一个表中某些列常用,而另外一些不常用,则可以采用垂直拆分。

   水平拆分

   根据一列或者多列数据的值把数据行放到两个独立的表中。

2、分区

   分区就是把一张表的数据分成多个区块,这些区块可以在一个磁盘上,也可以在不同的磁盘上,分区后,表面上还是一张表,但是数据散列在多个位置,这样一来,多块硬盘同时处理不同的请求,从而提高磁盘I/O读写性能。实现比较简单,包括水平分区和垂直分区。

3、分库

   分库是根据业务不同把相关的表切分到不同的数据库中,比如web、bbs、blog等库。

  分库解决的是数据库端 并发量的问题。分库和分表并不一定两个都要上,比如数据量很大,但是访问的用户很少,我们就可以只使用分表不使用分库。如果数据量只有1万,而访问用户有一千,那就只使用分库。  

 

posted @ 2019-05-08 22:18  黑白键盘  阅读(81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