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Android)编程思想笔记01:多态性的理解

1. 多态的定义:

指允许不同类的对象对同一消息做出响应。即同一消息可以根据发送对象的不同而采用多种不同的行为方式。

(发送消息就是函数调用)

 

2. 多态的理解  

   多态是面向对象的重要特性,简单点说:"一个接口,多种实现",就是同一种事物表现出的多种形态。

   编程其实就是一个将具体世界进行抽象化的过程,多态就是抽象化的一种体现,把一系列具体事物的共同点抽象出来, 再通过这个抽象的事物, 与不同的具体事物进行对话。 

对不同类的对象发出相同的消息将会有不同的行为,下面举例说明一下:

(1)示例1:比方说按下 F1 键这个动作,如果当前在 Flash 界面下弹出的就是 AS 3 的帮助文档;如果当前在 Word 下弹出的就是 Word 帮助;在 Windows 下弹出的就是 Windows 帮助和支持。同一个事件发生在不同的对象上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是多态的表现

(2)示例2:坐公车时,一个男的靠在你的肩膀,你可能不爽,但是如果一个美女靠在你的肩膀你就很乐意,这就是多态的表现

 

3. 运行时多态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

(1)要有继承(包括接口的实现);

(2)要有重写;

(3)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4. 多态的实现方式

(1)接口实现(运行时多态);

(2)继承父类进行方法重写(运行时多态);

(3)同一个类中进行方法重载(编译时多态);

 

5. 多态的作用好处:(作用的核心:消除类型之间的耦合关系

(1)可替换性(substitutability):多态对已存在代码具有可替换性。例如,多态对圆Circle类工作,对其他任何圆形几何体,如圆环,也同样工作。
(2)可扩充性(extensibility):多态对代码具有可扩充性。增加新的子类不影响已存在类的多态性、继承性,以及其他特性的运行和操作。实际上新加子类更容易获得多态功能。例如,在实现了圆锥、半圆锥以及半球体的多态基础上,很容易增添球体类的多态性。
(3)接口性(interface-ability):多态是超类通过方法签名,向子类提供了一个共同接口,由子类来完善或者覆盖它而实现的。

(4)灵活性(flexibility):它在应用中体现了灵活多样的操作,提高了使用效率。
(5)简化性(simplicity):多态简化对应用软件的代码编写和修改过程,尤其在处理大量对象的运算和操作时,这个特点尤为突出和重要。

 

6. 多态代码示例:

posted on 2015-12-09 10:12  鸿钧老祖  阅读(127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