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HCIP-OSPF域内路由
ospf域内路由计算:ospf是链路状态协议,泛洪的是LSA:Link State Advertise,LSA本身不是报文。他需要基于LSU传递,存放在LSDB中
1类 路由器只要接口宣告进了ospf,那么这个接口就会产生链路状态,然后通过1类LSA在本区域内进行泛洪和同步。反过来说:1类LSA是用来描述路由器自身直连链路状态和自身邻居信息的,他还会标记一些路由器角色 2类 当网络类型为广播或者NBMA的时候,那么邻居的描述就会用伪节点来描述。伪节点的信息是通过2类LSA来描述的 2类LSA除了描述伪节点邻居信息,同时也描述了叶子信息 3类 用来描述遇见路由信息的LSA,由ABR路由器产生 ABR会将直连区域内1类和2类LSA计算出的路由信息转换成3类LSA传递到其他直连区域 ABR会将骨干区域的3类LSA转换到其他直连区域继续作为3类LSA传递
osfp域内指ospf区域内部,
ospf的区域划分:骨干区域:非骨干区域:
当路由器运行的ospf协议,接口宣告到ospf进程中,那么该接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其它的一些信息,都会生成链路状态
Router-LSA
当路由器的一个接口宣告进了OSPF,那么这个接口就会生成链路状态,存放到LSA中,每个路由器都会生成一个1类LSA,用于描述自身的直连链路状态,以下是点到点ospf直连



1、路由器的接口宣告进了ospf进程,那么这个接口就会产生链路状态,链路状态包括:IP、掩码、邻居。。。 2、每个路由器都会产生一个1类LSA,用来描述自身的直连链路状态。(路由器有几个接口宣告进了ospf就会产生几个链路状态,这些叫做直连链路状态) Stubnet:用来描述一条叶子信息(路由) P-2-P:用来描述网络类型为P2P或者P2MP的邻居信息(树干、拓扑) Transnet:用来描述网络类型为广播或者NBMA,所产生的伪节点信息(树干) vlink:用来描述虚链路邻居信息(router-id) data:用来描述自身直连该邻居接口的IP地址 metric:用来描述自身到达该虚链路邻居的开销值
OSPF域间路由计算
1、Ospf区域设计原则:
1.1骨干区域有且只能有一个
1.2非骨干区域必须和骨干区域相连
1.3多区域的时候,必须有骨干区域
2、区域编号0,为骨干区域 区域编号不为0,为非骨干区域
3、每个区域都会维护一个独立的LSDB,区域内的1类跟2类不会传递到其它区域,那么每个区域都会维护自己独立的SPF树










ospf虚链路

R2:进入ospf vlink-peer 4.4.4.4 R4:进入ospf vlink-peer 2.2.2.2 查看虚链路 display ospf vlink


会选择R3到R4作为虚链路,R2到R4会产生环路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