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历史简介(上)

Java简介

Java是一种计算机编程语言,拥有跨平台、面向对象、泛型编程的特性,广泛应用于企业级Web应用开发和移动应用开发。

 

    • 1991 年Sun公司的James Gosling等人开始开发名称为 Oak 的语言。希望用于控制嵌入在有线电视交换盒、PDA等的微处理器
    • 1994年将Oak语言更名为Java
    • 1998年JDK1.2时,更名为Java 2 Platform
      分为标准版J2SE,企业版J2EE,微型版J2ME
    • Java 既安全、可移植,又可跨平台,而且人们发现它能够解决Internet 上的大型应用问题
    • Internet使Java成为网上最流行的编程语言
    • Java对Internet的影响也意义深远
    • B/S的兴起 & C/S的没落

任职于太阳微系统的詹姆斯•高斯林等人于1990年代初开发Java语言的雏形,最初被命名为Oak,目标设置在家用电器等小型系统的程序语言,应用在电视机、电话、闹钟、烤面包机等家用电器的控制和通信。由于这些智能化家电的市场需求没有预期的高,Sun公司放弃了该项计划。随着1990年代互联网的发展,Sun公司看见Oak在互联网上应用的前景,于是改造了Oak,于1995年5月以Java的名称正式发布。Java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而发展,逐渐成为重要的网络编程语言。

Java编程语言的风格十分接近C++语言。继承了C++语言面向对象技术的核心,Java舍弃了C++语言中容易引起错误的指针,改以引用替换,同时移除原C++与原来运算符重载,也移除多重继承特性,改用接口替换,增加垃圾回收器功能。在Java SE 1.5版本中引入了泛型编程、类型安全的枚举、不定长参数和自动装/拆箱特性。太阳微系统对Java语言的解释是:“Java编程语言是个简单、面向对象、分布式、解释性、健壮、安全与系统无关、可移植、高性能、多线程和动态的语言。”

Java不同于一般的编译语言或直译语言。它首先将源代码编译成字节码,然后依赖各种不同平台上的虚拟机来解释执行字节码,从而实现了“一次编写,到处运行”的跨平台特性。在早期JVM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Java程序的运行效率。但在J2SE1.4.2发布后,Java的运行速度有了大幅提升。

与传统型态不同,Sun公司在推出Java时就将其作为开放的技术。全球数以万计的Java开发公司被要求所设计的Java软件必须相互兼容。“Java语言靠群体的力量而非公司的力量”是 Sun公司的口号之一,并获得了广大软件开发商的认同。这与微软公司所倡导的注重精英和封闭式的模式完全不同,此外,微软公司后来推出了与之竞争的.NET平台以及模仿Java的C#语言。后来Sun公司被甲骨文公司并购,Java也随之成为甲骨文公司的产品。

Java语言之父-詹姆斯•高斯林

 

 

语言特性

Java之所以被开发,是要达到以下五个目的:

  • 应当使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学
  • 应当允许同一程序在不同的计算机平台执行
  • 应当包括内建的对计算机网络的支持
  • 应当被设计成安全地执行远端代码
  • 应当易于使用,并借鉴以前那些面向对象语言(如C++)的长处。

Java技术主要分成几个部分:Java语言Java运行环境类库。一般情况下说Java时并不区分指的是哪个部分。

 

 

面向对象

Java的特点之一就是面向对象, 是程序设计方法的一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核心之一就是开发者在设计软件的时候可以使用自定义的类型和关联操作。代码和数据的实际集合体叫做“对 象”。一个对象可以想象成绑定了很多“行为(代码)”和“状态(数据)”的物体。对于数据结构的改变需要和代码进行通信然后操作,反之亦然。面向对象设计 让大型软件工程的计划和设计变得更容易管理,能增强工程的健康度,减少失败工程的数量。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L411u7eE?from=search&seid=11041715075950580570&spm_id_from=333.337.0.0

posted @ 2021-11-30 09:51  蓝按  阅读(56)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