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雪幸福

导航

 

面向切面编程(AOP是Aspect Oriented Program的首字母缩写) ,我们知道,面向对象的特点是继承、多态和封装。而封装就要求将功能分散到不同的对象中去,这在软件设计中往往称为职责分配。实际上也就是说,让不同的类设计不同的方法。这样代码就分散到一个个的类中去了。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了代码的复杂程度,使类可重用。
      但是人们也发现,在分散代码的同时,也增加了代码的重复性。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在两个类中,可能都需要在每个方法中做日志。按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我们就必须在两个类的方法中都加入日志的内容。也许他们是完全相同的,但就是因为面向对象的设计让类与类之间无法联系,而不能将这些重复的代码统一起来。

    也许有人会说,那好办啊,我们可以将这段代码写在一个独立的类独立的方法里,然后再在这两个类中调用。但是,这样一来,这两个类跟我们上面提到的独立的类就有耦合了,它的改变会影响这两个类。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在需要的时候,随意地加入代码呢?这种在运行时,动态地将代码切入到类的指定方法、指定位置上的编程思想就是面向切面的编程。 
      一般而言,我们管切入到指定类指定方法的代码片段称为切面,而切入到哪些类、哪些方法则叫切入点。有了AOP,我们就可以把几个类共有的代码,抽取到一个切片中,等到需要时再切入对象中去,从而改变其原有的行为。
这样看来,AOP其实只是OOP的补充而已。OOP从横向上区分出一个个的类来,而AOP则从纵向上向对象中加入特定的代码。有了AOP,OOP变得立体了。如果加上时间维度,AOP使OOP由原来的二维变为三维了,由平面变成立体了。从技术上来说,AOP基本上是通过代理机制实现的。 
     AOP在编程历史上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对OOP编程是一种十分有益的补充。

 

posted on 2015-01-06 23:28  含雪幸福  阅读(12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生成博客目录的CSS*/ #uprightsideBar{ font-size:12px; font-family: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text-align:left; position:fixed;/*将div的位置固定到距离top:50px,right:0px的位置,这样div就会处在最右边的位置,距离顶部50px*/ top:50px; right:0px; width: auto; height: auto; } #sideBarTab{ float:left; width:30px; border:1px solid #e5e5e5; border-right:none; 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fffff; } #sideBarContents{ float:left; overflow:auto; overflow-x:hidden;!important; width:200px; min-height:108px; max-height:460px; border:1px solid #e5e5e5; border-right:none; background:#ffffff; } #sideBarContents dl{ margin:0; padding:0; } #sideBarContents dt{ margin-top:5px; margin-left:5px; } #sideBarContents dd, dt { cursor: pointer; } #sideBarContents dd:hover, dt:hover { color:#A7995A; } #sideBarContents dd{ margin-left:20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