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震救援面临哪些困难

8月4日上午,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在鲁甸县举行“8.03”地震抗震救灾新闻发布会,通报地震相关情况。据介绍,截至4日8时统计,受灾人口21万户98万余人。因灾死亡381人,受伤1856人。目前,灾区的交通、电力、通讯已全面中断,抗震救灾工作正紧张有序开展。震后第一天的每分每秒,废墟下的生命都在和时间赛跑,目前灾区救援工作还面临哪些困难?

道路不通:设备物资难进灾区

昭通市委书记刘建华介绍,在各方全力开展救援工作的同时,由于灾区道路受阻,而灾区沟谷地形多,从县城到镇情况难料、从镇到村道路困难,路为泥路,加上持续性的暴雨,救援车辆和物资无法进入,这些都将给交通带来极大不便。救援工作目前存在四个方面的困难:

一是严重缺乏专业的救援队伍和设备,大量房屋倒塌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人员进行救援;二是伤员转运困难,因道路不畅通,大量伤员仍在重灾区转运不出去;三是抢通道路困难,道路不抢通救援工作推进难;四是物资缺乏,生活物资因地震被毁,而救援物资难进入灾区。

交通混乱:加重灾区救援负担

鲁甸县地处云贵高原的西北部,东北高原的南部,地貌错综复杂,通往灾区的道路非常泥泞,路况非常不好,许多落石都坍落在道路中央,阻碍了道路施工的进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通往震中道路交通秩序混乱,最少4辆救护车被堵,前往灾区的社会车辆需让出生命通道。

由于震后灾区道路阻断,导致伤员无法送到医院就医,而救援人员又无法进入震中,这让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生陈克松和同事都十分焦虑:“我们车一直进不去都是在外面,伤员都是通过里面的(人)抬出来的,徒步抬出来的,然后分着我们再送到医院里面去的。”陈克松说“第二次我们回来的时候,里面的伤员出不来,然后重(伤)的都出不来,出来了一个十多岁的小女孩,因为出来的时候已经没有了生命气息,已经死亡了。然后我们送了一个轻一点的去了县人民医院。”

此外,各级救援力量在救灾过程中也要防范次生灾害的影响。最新消息显示,南昭巧二级公路80公里发生山体坍塌,20余辆车被埋,现场已经发现死亡两人。目前昭巧二级公路中断。

盲点分散:须谨防救援不均衡

灾区范围中,由于地形、烈度、交通等综合情况,容易产生灾情和援助的不均衡,发生盲点区域。

目前已有人发出求救信息:巧家县包谷垴乡新坪村马垭口社网友请求救援:我是昭通市巧家县包谷垴乡新坪村花马垭口社,今天发生了地震,可是所有的救援都朝着鲁甸那边去了,现在房屋倒塌,还下着大雨,连个帐篷都没有,小孩子哭声震天,什么救援都没有,求求您,救救我们好吗?我不知道怎样求助,可是实在是没办法了,我们不想成为无人问津村寨,电也没有了,就连打个求救电话都没有,救救我们吧!

暴雨雷电:需防次生灾害影响

另据云南省气象部门表示,进入灾区沿线的地区和地震灾区在未来两天都将有暴雨天气发生,并伴随雷电,恶劣的天气状况会对救援造成一定影响。同时,未来三天灾区以雷阵雨和高温天气为主,灾区民众与救灾人员需注意防雨、防暑以及高温可能带来的疫情扩散。

暴雨天气极易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危害发生,威胁很大,请救援团队务必注意安全防范。

余震不断:能量或未完全释放

受灾72小时之内被称为黄金72小时,生命存活率极高,分秒必争,然而余震不但,成为救援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截至今天凌晨零点共记录到余震总数214次,其中4.0至4.9级地震3次,3.0至3.9级4次。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蒋海昆介绍说,从昭通地震发生的当天的情况来看,地震的能量有可能没有完全释放,未来几天震区仍然要防范可能发生的5、6级的余震。(腾讯新闻综合新华网、中新网、中广网等报道 编辑:于老七)

posted @ 2016-06-01 18:11  韩慧兵  阅读(39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