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瀑布模型:完全由计划驱动,严格遵循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固定的顺序。由文档驱动,前一阶段输入正确,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需求必须稳定。优点需求明确,每个阶段要求严格。缺点不便于适应需求的变化,用户只能通过文档了解。
V模型:将软件的开发和测试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保证高质量开发的前提下,缩短开发周期。
原型模型:解决瀑布模型需求理解困难、开发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软件开发人员先根据软件定义,快速开发一个原型,向用户展示。然后用户提出意见,再进一步修改。缺点没有文档维护困难。优点避免用户的需求和开发人员理解的需求不一致的缺点。用户需求不定和开发人员经验不丰富,开发规模不大的系统。
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和原型模型结合,沿着螺旋线进行若干次迭代,强调风险分析。
制定计划:确定软件目标,选定实施方案,弄清限制条件。
风险分析:分析所选方案,考虑如何识别和消除风险。
实施工程:实施软件开发和验证。
客户评估:评价工作,提出意见,进一步修正。
增量模型:首先构建部分系统,直至完成整个系统。
敏捷开发:把一个复杂且开发周期很长的任务,分解为很多个小周期可以完成的任务,一个周期是一个迭代过程。敏捷开发强调人与人交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