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
假定在使用CSMA/CD协议的10Mb/s以太网中某个站在发送数据时检测到碰撞,执行退避算法时选择了随机数r=100,。问这个站需要等待 5120 【 正确答案: 5120】微秒时间后才能再次发送数据。如果是100Mb/s的以太网,等待 512 【 正确答案: 512】微秒时间后才能再次发送数据。
r*退避时间。有时退避时间和发送率有关。(1)对于10Mb/s的以太网,以太网把争用期定为51.2微秒,要退后100个争用期,等待时间是51.2(微秒)*100=5.12ms。 (2)对于100mb/s的以太网,以太网把争用期定为5.12微秒,要退后100个争用期,等待时间是5.12(微秒)*100=512微秒评分细则:答对一问得5分;答错不得分。
以太网公式
aT=征用时间。
a是定值。T是发送速率。
最短帧是传播时延乘以数据率。
1990 年,IEEE 制定出星形以太网 10BASE-T 的标准 802.3i,其中10表示 10Mbit/s 【 正确答案: 速率为10 Mbit/s 或 10】,BASE表示 基带传输 【 正确答案: 数字基带传输、采用曼彻斯特编码 或 基带 或 数字基带运输】,T表示 双绞线 【 正确答案: 双绞线】。
10BASE-T
BASE是基带。T是双绞线。
MAC帧首部和尾部长度是18
因此MAC帧的数据部分长度46-1500.
加上IP数据报首部的数据需要分片因为数据链路层46-1500。
一个3200位长的TCP报文传到IP层,加上160位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
IP数据报长度根据MAC层的限制划分。
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bit,即每个IP数据片的数据部分<1200-160(bit),由于片偏移是以8字节即64bit为单位的,所以IP数据片的数据部分最大不超过1024bit,这样3200bit的报文要分4个数据片,所以第二个局域网向上传送的比特数等于(3200+4×160),共3840bit。
(2)0:AA::0 0000:00AA: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首部的数据偏移部分
UDP有12字节的伪首部和8字节的真正首部。
一UDP用户数据报的首部十六进制表示是: 06 32 00 45 00 1C E2 17。则源端口 1586 【 正确答案: 1586】 、目的端口 69 【 正确答案: 69】、数据部分长度 57879 【 正确答案: 20】。这个用户数据报是从客户发送给服务器(填写是或否) 是 【 正确答案: 是】;使用UDP的这个服务器程序是 TFTP 【 正确答案: TFTP】.
序号:当前第一个字节的序号。
确认号:希望收到下一个字节的序号。
一个TCP报文段的数据部分最多为 65495 【 正确答案: 65495】个字节;如果用户要传送的数据的字节长度超过TCP报文字段中的序号字段可能编出的最大序号,问还能否用TCP来传送 能 【 正确答案: 能】(填写能或不能)。
信道的利用率 = 25.5Mb/s÷1000Mb/s≈2.55%
25.5是信道的吞吐量。
1000Mb是设备的发送速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