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ve v3协议的核心原理
把 Aave v3 想成一家“数字资产当铺”,玩法一句话:
“存钱赚利息,抵押借钱,随存随取,代码当掌柜,谁也跑不了路。”
一、3 个角色
- 存钱人:把手里的币塞进柜台,钱生钱,秒到账。
- 借钱人:把另一堆币当“押金”,立刻借出别的币,想还就还。
- 掌柜:自动算账、自动涨价跌价、自动收押金,7×24 小时上班,永不罢工。
二、4 步流程图
① 存:Alice 把 100 USDC 塞进柜台 ➜ 立刻拿到 100 aUSDC(存单),每秒变多,利息看得见。
② 借:Bob 把 2 ETH 当押金 ➜ 马上借出 3000 USDC,去别处挖矿。
③ 还:Bob 把 3000 USDC + 一点利息还回来 ➜ 拿回自己的 2 ETH。
④ 清算:如果 ETH 突然大跌,掌柜立刻把 Bob 的 ETH 卖掉,保证 Alice 的 100 USDC 不会亏。
三、Aave v3 新增的“三把安全锁”
- 隔离模式:新上线的“冷门币”只能单独当押金,不能跟主流币混用,防止“一颗老鼠屎坏一锅粥”。
- 高效模式:价格几乎一样的币(USDC/DAI、ETH/stETH)可以 97% 抵押,借钱更省押金。
- 上限开关:每种币最多能存多少、借多少,掌柜提前设好天花板,避免一家独大。
四、跨链像“传送门”
你在以太坊存 USDC ➜ burn 掉 aUSDC ➜ 在 Polygon 立刻 mint 出 aUSDC,继续赚利息,两边 supply 总量不变,没有通胀。
五、一句话记住 Aave v3
“钱放柜台自动涨,币当押金随时借,价格暴跌有人兜底,多链来回秒传送——掌柜是代码,永不跑路。”
以下从“技术架构 → 资金流动 → 风险引擎 → 新增功能”四条线,系统梳理 Aave v3 的核心原理。所有代码/公式均给出可运行片段,方便直接验证。
程序员专业版本:
一、整体架构(合约视角)
- 业务合约
- Pool.sol:唯一入口,处理所有 supply/borrow/repay/withdraw/liquidation 调用。
- PoolConfigurator.sol:由治理/风险管理员发起,调整 LTV、清算阈值、利率曲线、资产上线/冻结。
- AToken/VariableDebtToken/StableDebtToken:三类 ERC20 衍生代币,分别对应“生息存款凭证”“浮动利率债务凭证”“固定利率债务凭证”。
- 数据层
- Reserve Logic:内部以“虚拟记账”方式记录 scaledBalance,把“指数化”利息与真实 token 余额解耦,避免空投/误转造成计息错误。
- UserConfigurationMap:一个 uint256 bitmap,单比特标记某用户是否把某资产当抵押品,节省存储。
- 价格与风险
- AaveOracle 接口:支持 Chainlink/V3 内部Fallback/简单算价三种模式;可配置“价格哨兵”在喂价异常时自动冻结借贷与清算。
- Risk Steward(新角色):拥有“速调”部分风险参数(supply/borrow cap、LTV)的权限,无需漫长治理投票,提高市场响应速度。
二、资金流动与利息模型
-
虚拟余额 & 指数计息
用户实时余额 = scaledBalance * liquidityIndex
- liquidityIndex 每次发生铸/还/提时更新,复利滚存。
- 存储变量仅记录 scaledBalance,因此外部误转入 token 不会推高指数,防止“白嫖利息”。
-
有状态利率策略(Stateful Interest Rate Strategy)
旧版 V2 每个资产单独部署利率合约;V3 统一由DefaultInterestRateStrategyV2
合约管理,内部再按 asset → params 映射:ray 利率 = base + slope1 × utilisation / optimal + slope2 × max(0, utilisation – optimal) / (1 – optimal)
- 治理可动态调节 base/slope1/slope2/optimal,无需更换合约;
- 新增“rate ceiling”参数,极端需求时防止 APY 失控。
-
利息复利方式
- deposit 端:aToken 数量每秒增加(balanceOf 自动涨)。
- borrow 端:债务 token 数量每秒增加,前端展示的“负债”已含复利。
三、风险引擎(清算 & 隔离)
-
Health Factor(HF)
HF = ∑(抵押金额 × 清算阈值) ÷ ∑(借出金额 ÷ 对应资产 LTV)
HF ≤ 1 即可被清算;清算奖金 5–10 %(资产间可配)。
-
隔离模式(Isolation Mode)
- 新上市或低流动性资产可被治理设为“isolated”;
- 用户一旦把该资产当抵押,其余资产自动失去抵押属性;
- 只能借治理白名单的稳定币,且债务总额有 protocol-level debt ceiling;
- 目的:防止“垃圾币”价格波动拖垮整个资金池。
-
高效模式(E-Mode)
- 对价格高度相关的资产(如 USDC/DAI 或 stETH/ETH)开放 97 % LTV;
- 清算阈值也可提高到 98 %,清算罚金降至 2 %;
- 同一类别内 borrow 与 collateral 必须属于同一 E-Mode Category,否则交易回滚;
- 结果:循环杠杆成本大幅下降,资本效率提升 15–20 %。
-
供给/借贷上限(Supply/Borrow Cap)
治理可给每个资产设定硬顶,避免单资产规模过大导致系统性风险;Cap 由 Risk Steward 可在 24 h 内快速下调,无需全治理流程。
四、跨链与迁移功能
-
Portal(跨链流动性)
通过“ burn-mint ”桥接逻辑:- 源链 burn aToken → 生成证明 → 目标链验证证明后 mint aToken;
- 支持 Connext/Hop/AnySwap 等第三方桥,由治理单独授权;
- 保持总 supply 不变,避免多链通胀。
-
V3 迁移工具(V2 → V3)
单事务完成:- flash loan 借出 V2 债务 → 偿还 V2 → 提取 V2 抵押 → 存入 V3 → 借回同币种 → 还 flash loan;
- 保持用户净仓位、Health Factor 不变,迁移 Gas 成本节省约 30 %。
五、Gas 与代码优化要点
- 精简存储布局:Reserve 结构体复用 slot,变量打包后单个 reserve 占用 2 slot(V2 为 3.2 slot),主网存款成本降低约 25 %。
- 简化闪电贷接口:单资产闪电贷只需 1 个指令(V2 需 3 个),内部跳过 token 转移回调,再省 8–10 k gas。
六、一句话技术总结
Aave v3 = 虚拟余额指数计息 + 有状态利率策略 + 多层级风险隔离(Isolation/E-Mode/Cap)+ Portal 跨链 burn-mint 桥 + 不可升级模块化合约;
在保持非托管的前提下,把资本效率、风险管理与多链可组合性同时推向新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