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盘:第17、18、19讲
第十七讲:
1.大盘本质上是一个反映整个市场股价指数。2.看盘第一步要看大盘指数,来了解市场的基本情况。
上证指数:上证指数统计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股票的加权平均价格。包含了上海交易所所有的股票,是个综合指数。
深圳成指:选取了在深圳市场上市的40家有代表性的挂牌公司编制的指数。
中小板指数:从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A股中选取的,100只具有代表性的股票所编制的指数。
沪深300指数:是沪深两地上市具有代表性的公司编制的指数。沪深300指数反映了整个中国A股的整体表现。
看盘技巧:
一.集合竞价:集合竞价时间9:15分-9:30分。集合竞价时间内,股票高开幅度越大越好。
二.日内分时走势图:
1. 黄色是 简单平均价格指数(剔除权重股的影响)
2. 白色是加权平均价格指数 (股票盘子大占的权重就大,对指数的影响就大)
3.当黄线在上方,个股表现比较活跃,当白线在上方,大盘股涨得比较好。
4.两者距离越大,个股和大盘股分歧就越大;反之,说明市场的涨幅都比较平均。
三.日内交易时间段技巧:
1.日内大盘的高点和低点很容易在整数时间点产生。早上10:30 ,下午 2点都是日内重要的转折点。
四. 日内成交量的计算:
1.当关键点位出现异常量能时,应该引起投资者高度重视。
2.上证指数全天成交量,大概是当天早上一小时成交量的3倍。
3.提前推算日内成交量,能为日内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五. 各种大盘指数的背离关系:
1.少数情况下,各种大盘指数会出现走势背离的现象,预示了大机会或者大风险将要来临。
2.上证指数横盘,中小创指数上涨,行情通常比较安全,经常在底部或者行情初期会出现。
3.上证指数上涨,中小创指数横盘,时间越长风险越大,通常行情末端或者头部出现。
六. 大盘日内分时走势的规律:
1.日内分时走势是有规律的。2.日内走势可分为上涨、下跌、横盘 三种走势。
2.如果尾盘杀跌出现在重大节假日或者时间窗口前,还伴随着跌破重要趋势线或者均线,一定要高度重视。
第十八讲:
1.换手率=日成交股/总股本*100% 换手率越大说明股票成交越活跃;换手率小说明它的人气就越小。
2.股本:总的股票数量
3.流通股: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限售股)指公司上市后一定时间内不能出售的股份。
4.每股净资产=净资产/股本;衡量公司估值的重要指标。 1. 净资产就是公司总资产减掉负责的资产
5.市盈率(PE)=每股市价/每股净利润。 它反映公司盈利能力情况。PE越小说明公司盈利能力强,越大说明能力越差。
传统行业10倍PE 算是合理,20倍算高估;科技行业20倍PE算低估,50倍算高估。
一.看个股的集合竞价:
1.没有重大利好或利空,开票都是小幅高开或者平稳的。
2.有重大利好或利空,估计高开越大越好,或者股价低开越小越好。
3.牛市中,股价基本是平开或者高开;而熊市很容易低开。
二.个股盘中走势和大盘走势:
1.个股盘中走势多数根据板块热点轮动,其中板块龙头先拉升,然后带动个股。
2.要重视独立走势(不同步大盘的个股)的个股,他们一旦涨起来,很容易大涨。
3.一些股票一跌比大盘跌的多,涨的比大盘少,及早买掉。(没人关注)
三.看个股和同板块个股的关系
1.买个股时要对比同板块的个股,买龙头股,坚决不买追涨股和跟涨股。
2.龙头股比同板块其他个股涨得快,也最抗跌。
四.个股K线走势基本分析
1.先看个股K线的价格趋势,包括长、中、短期趋势。
2.然后分析个股K线是否可能在行情头部或底部。
3.进一步用一些技术工具判断个股处于上升还是下降趋势。(趋势线、均线 等)
第十九讲:
分类一:按行业分类
1.把股票按照不同行业进行分类,看的是公司的主营业务(如:银行、证券、石油、基建、资源、消费、软件服务)。缺点是分类不够细致,不太适合喜欢做题材的投资者。
轮动方式:
分类二:按题材概念分类
1.个人散户喜欢和关注题材概念分类的股票。围绕相同话题,将不限于同一行业的股票划分组合到一起。
2.除了事件型概念,还有科技型概念。有前景但短时间无法盈利的。
轮动方式:
1.宏观经济越不好,题材股炒作越是猛烈。 2.A股中,题材炒作最主要的推动力是利好政策。3.题材概念股没有基本面支撑,一定要注意及时抽身。4.抽身时机一:看龙头股是否维持上升趋势。二:看板块成交量是否出现背离。三。看是否出现大面积补涨效应和热点全面开花。
分类三:按行情风格分类
1.按市场投资者的交易偏好进行分类,比另两种分类重要。
2.市场风格发生变化,交易策略也要跟着变化。
3.常见风格分类:中字头、大盘股、基金重仓股、行业龙头股、小盘股等等。
轮动方式:
1.A股的轮动本质是中国产业的变迁,尤其是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加上相关政策。2.个人和散户研究风格轮动只要关注政策就行了。
第二十讲:
自己擅长的交易工具 + 一定的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 = 自己的交易系统
一.行情预测:研究和预测是否进场的价值和时机。
1.研究行情一定要研究市场整体的大环境。2.既可以通过技术工具,也可以通过基本面分析来选股。如果牛市可重仓、满仓 。熊市 少买或不买,偶尔做反 弹。
二.选择交易策略:不同的行情使用不同的交易策略。大牛市行情选择中长期价值投资长期持有。震荡行情选择中线波段。熊市选择短线或者波段的反弹策略。
1.操作策略一定要在入场前就决定好,且不能随意改变。
三.入场交易:入场的时间点、具体点位、具体仓位。
1.进场时机就是要顺着大趋势的方向,在小趋势出现回调时买股票,不要追高买入。如:好的行情可以在大盘突破20日均线或者股票突破20日均线然后回踩20日均线的时候买入。突破20日均线代表中期趋势已经朝上。追高或追涨停,除非股市处在疯牛暴涨或者投机泛滥中,否则不支持追涨停。2.牛市中建议满仓操作,中期调整之后换股,满仓操作。3.熊市中,跌破中长期技术指标,最好还是离场。跌了补仓,涨了不补这样的交易策略多是失败的。
四.风险管理:观察市场,及时止盈或者止损。
1.何时止损出场:按照操作和市场环境来判断,一般短线5%,中线15%,长线30%
2.如果行情没有按照预期,最好退出,重新制定交易策略。
3.何时止盈出场:比如短线跌破MA5或赚了15%。中线卖出:跌破中长期均线,量价背离出现,形态破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