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常用文件目录结构详解

FHS的简单介绍

FHS的全称是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前身是FSSTND;FHS是在FSSTND的标准上进行重新整合发版的一种新文件系统结构层次标准,主要是作为文件系统目录层次的参考,而不是关于如何管理Unix文件系统或目录层次结构的教程;目前最新的FHS版本是2004年1月29日发行的2.3版本,由Rusty Russell、Daniel Quinlan、Christopher Yeoh这三位前辈定制。根据官方的标准,分为四大类:可分享、不可分享、可移动、不可移动这四类,下面关于FHS的标准解释。

 

根目录的讲解

  • 所有linux文件系统的起始索引位置的开始
  • 程序无法直接安装在根目录下面,必须在根目录下面再创建目录进行安装
  • 根目录可以尽量小一点,大数据文件不推荐直接存放在根目录下面
  • 根目录越小也就越便于文件系统的修复。

 

根目录下面必须存在的目录或者链接文件目录

bin、boot、dev、etc、lib、media、mnt、opt、sbin、srv、tmp、usr、var、home、root、lib

 

一级目录的讲解 

 

官方建议

  • Linux系统上,如果内核位于/中,我们建议使用vmlinux或vmlinuz,这两个名称在最近的Linux内核源代码包中已经使用过。
  • Linux官方要求用户尽量将可执行文件存放于/bin目录下
  • Linux官方要求尽量将配置文件存放于/etc目录下面
  • Linux官方要求64位操作系统应将主要模块和库文件存放于/lib64目录下面,32位操作系统应该将模块和库文件存放于/lib下

 

FHS官方查阅地址:http://www.pathname.com/fhs/pub/fhs-2.3.pdf

posted @ 2019-02-20 17:27  寻真丶  阅读(507)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