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A-数据转发过程

数据通信过程:

  1、数据封装过程:将数据转换为二进制数(0和1)

  2、数据传输过程:通过介质和网络设备进行转发

  3、数据解封装过程:将二进制数转换为数据

1、数据封装过程:将数据转换为二进制数

  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产生数据-----------PDU协议数据单元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80 TCP

  FTP:文件传输协议-------------20 21TCP

  DNS:域名解析协议-------------53TCP或UDP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67 68UDP

  Telnet:远程登录协议------------23TCP

  SSH:安全的远程登录协议-------22TCP

  POP3:邮局协议--------------------110TCP

  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25TCP

  QICQ:qq协议-------------------------UDP会员4000 UDP非会员8000 TCP443

端口:

  因为不同的应用会产生不同的数据,不同的数据在传输时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在传输层要封装不同的协议。

端口号的作用:用来标识应用层协议

端口号:65536   0---65536

  知名端口号:为网络预留的0----1023

  注册端口号:商用的1024----49151

  随机端口号:49152----65535

四层:--------------数据段

  作用:进行数据分段  默认1500字节

      封装TCP或UDP头部报文

  TCP:传输控制协议

  TCP 49155---->80|http-date

  优点:传输可靠    缺点:慢

 TCP如何保证可靠传输?

  前:TCP三次握手

  中:丢包重传(确认重传号)

    窗口大小:收发一样

  后:TCP四次分手(全双工)

  面向连接:传输前需要建立连接

  

 

TCP工作过程:

  1、建立TCP连接(前):三次握手

    

 

  2、传输过程(中):丢包重传

    

  

  3、关闭TCP连接(后):四次分手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优点:快      缺点:传输不可靠

  

 

 

 UDP为什么无法保证可靠?

  报文中没有保证可靠的确认机制

UDP为什么传输速度快?

  头部报文只有8个字节

什么情况下会用到UDP封装?

  适用于时延铭感的流量

 

三层:网络层

  作用:IP寻址路由转发

      包分片---------MTU最大传输单元(1500B)----数据包

  IP:互联网协议(网际互连协议)

  

  

 

   

 

 

ARP:地址解析协议

  通过IP地址寻找MAC地址

ARP发送请求(request)方式是以广播形式发送的

ARP响应(replay)方式是以单播形式发送的

 

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帧

  作用:连接物理层和网络层

      连接帧头和帧尾

    

 

 MAC地址全球唯一

 

 

 

 

 由俩部分组成,分别是供应商代码和序列号,其中前24为代表供应商代码,

由IEEE(互联网任务组)管理和分配

 

通信方式

单播  :就是你自己电脑的MAC地址  一对一

    单播MAC地址第一个字节的第8个bit位为“0”

广播:    一对多

    广播MAC地址:全FF(111111111111)

组播      :一对多    腾讯新闻

      组播MAC地址:第一个字节的第8个Bit位为“1”

  表现形式:通常以十六进制数表示

 

一层:--------物理层------比特流

  将数据帧转换为比特流发送

 

posted @ 2022-05-07 17:35  admin998  阅读(55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 看板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