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 电源引脚边的0.1μf电容
- 为什么是0.1μf:
- 对于电容来说,容抗与频率成反比,理论情况下来说,随着频率增大,容抗减小,对高频的滤除效果会比较好;
- 但是实际电容是包含寄生电感的,感抗与频率成反比,因此随着频率的增大,对高频分量通过的阻碍能力会增加;
- 因此整体来说,IC供电引脚旁的电容,随着噪声频率的增大,滤波效果会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同时与更大容值的电容相比,实验效果验证其滤波效果最好的频率会更大,而再此后更大频率阶段,0.1μf电容的滤波效果也会更好一点;
- 当然,同时用大小两个电容并联来滤波也是可以的;
- 此处电容的作用是什么?退耦:
- 一般对于电源芯片来说,其输出引脚处本身也是布置了电容来滤波的,理想情况下,电源已经比较干净了;
- 但是一个电源供出去以后,可能会接到多个IC上,不同的IC在不同工作模式、工作阶段下,其需要的电流又是不同的,,而线路上同时会存在寄生电阻和寄生电感,因此从电源芯片输出的原本很干净的电压,也会随着电流的波动产生高频扰动,不同的IC之间会因为连接到相同的网络上产生耦合,彼此干扰,因此此处的电容就是针对这种扰动来解除互相的耦合、提升自身电源的稳定性,因此该电容称为退耦电容或解耦电容;
2、MOS管为什么有时候需要栅极驱动芯片?
- 最主要的原因是栅源极之间存在寄生电容 C_GS,当栅极施加电压时,会先给电容充电,这个电容越大,充电就越慢,因此处于半打开状态的时间变长,此时电阻比较大,发热严重;
- 而对于高速 PWM 波控制的场景,C_GS 的影响下,上升沿本身就变长,严重的甚至可能高电平达不到预想的开启电压值,造成 MOS 长时间无法打开,R_DS 值比较大,产生发热,可能导致MOS烧毁;
- 可以想到的思路是选取 C_GS 小一点的 MOS,但一般 C_GS 降低会伴随着 R_DS 增大 =》 很明显,R_DS_ON 越大的 MOS,能够支持的设备功率就越小;
- 因此对于大功率 MOS 管来说,并不是不能用单片机直接打开,而是 C_GS 比较大,单片机无法快速打开,可能出现发热严重甚至烧毁的情况;
- 栅极驱动芯片的逻辑:内部又很强的推挽电路,供给栅极很大的电流,让栅极电压快速爬升;
posted @
2025-01-18 21:29
~向杨而生
阅读(
44)
评论()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