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原型模式

04-原型模式

1.原型模式

  1. 当对象的创建成本比较大,而同一个类的不同对象之间的差别不大(大部分字段都是相同的),就可以利用对已有对象(原型)进行复制(或者成为拷贝)的方法来创建新对象,以达到节省创建时间的目的。这种基于原型创建对象的方式成为原型设计模式。
  2. 当对象的创建耗时很多,对象中的数据需要经过复杂的计算(如排序、计算哈希值)才能得到,或者需要从RPC(远程过程调用)、网络、数据库或者文件系统等慢速的IO中读取,就可以使用原型模式,从已有的对象中直接复制生成,避免每次在创建新对象时重复执行这些耗时的操作。

2.Java中的原型模式

  1. Java中原型模式的实现利用Object类中的clone()方法来完成,同时原型对象需要实现Cloneable接口。
  2. Object类中的clone()方法会进行浅拷贝(对于对象类型的复制,浅拷贝只会复制对象的引用,即内存地址,不会复制对象中的数据)。
  3. 原型模式代码。
public class Person implements Cloneable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List<String> address;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List<String> getAddress() {
        return address;
    }

    public void setAddress(List<String> address) {
        this.address = address;
    }

    @Override
    protected Person clone() {
        Person person = null;
        try {
            person = (Person) super.clone();
        } catch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person;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A01");
        list.add("A02");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
        person.setName("tom");
        person.setAddress(list);

        // 使用clone()方法对已有对象进行复制。
        Person clone = person.clone();
        // clone()进行浅复制,如果复制的类型是对象类型则复制对象的内存地址。
        System.out.println(person.getAddress() == clone.getAddress()); // true

        // Object类中的hashcode()方法默认返回对象的内存地址。
        // 如果hashcode()被重写了,则可以利用System.identityHashCode()来获取内存地址。
        System.out.println(System.identityHashCode(person.getName())); // 1753447031
        System.out.println(System.identityHashCode(clone.getName())); // 1753447031
    }
}
posted @ 2022-11-27 08:47  行稳致远方  阅读(18)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