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安全工程在线监测解决方案

水是城市的生命之源,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关乎千家万户的生活与城市的正常运转。在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城市生命线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成为了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课题。而在线监测解决方案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正以科技之力为城市水安全筑牢防线。

一、城市生命线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内容

(一)供水系统全流程监测

从水源地到用户水龙头,构建全面的供水监测网络。在水源地,安装水质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的理化指标,如 pH 值、浊度、余氯、重金属含量等,以及水位、流量等水文数据,及时掌握水源地的水质状况,为后续的制水过程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确保水源的安全可靠。

在水厂,对制水工艺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包括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序。通过在线监测设备,实时获取水质变化情况,自动调整制水工艺参数,保证出厂水的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同时,监测水泵、电机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如电流、电压、温度、振动等参数,提前发现设备故障隐患,保障制水生产的连续性。

在供水管网方面,合理布设压力、流量监测点,实时掌握管网的水压和流量分布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实现管网的漏损监测与定位。当管网发生泄漏时,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快速定位泄漏点,以便维修人员迅速进行修复,降低漏损率,提高供水效率。此外,管网水质监测也不可或缺,通过在管网关键节点设置水质监测点,及时发现水质在输送过程中的变化,确保用户端的水质安全。

(二)排水系统智能监测与管理

对城市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进行实时监测,包括水位、流量、水质等参数。在易涝区域、下穿式立交桥、隧道等重点部位,安装液位传感器和视频监控设备,结合气象数据,实现对城市内涝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当监测到水位超过预警值时,系统自动启动应急预案,通过智能调控泵站、闸门等设施,加速排水,缓解内涝险情,保障城市交通顺畅和居民出行安全。

同时,对污水管网的水质进行监测,如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指标,以及管道的运行状态,如堵塞、溢流等情况。通过在线监测数据,及时发现污水管网的异常排放和运行问题,为污水管网的维护和治理提供依据,防止污水对环境造成污染,保障城市水环境质量。

(三)水厂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升级

运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仪表等技术,实现水厂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运行和精细化管理。通过对制水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根据实时监测数据自动调整设备运行参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药耗。例如,根据原水水质和流量自动调整加药量,实现精准投加,降低制水成本。

此外,利用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技术,实现对水厂生产区域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控,提高水厂的安全防范能力。智能巡检机器人可以按照预设的路线对设备间、清水池等区域进行定期巡检,自动识别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减轻人工巡检的工作强度和风险。

二、城市生命线水安全工程在线监测的核心技术

(一)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是实现城市生命线水安全工程在线监测的基础技术,通过在供水、排水设施及水体中广泛部署各类传感器,如水质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等,采集实时数据,并借助无线通信网络(如 4G、5G、NB-IoT 等)将数据传输至监测平台,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的实时共享,打造了一个覆盖城市水系统的物联感知网络,为水安全监测提供了海量的数据支撑。

(二)大数据分析技术

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的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和算法,实现对水质变化趋势的预测、管网漏损的精准定位、内涝风险的评估等功能。例如,通过对历史水质数据和实时水质数据的分析,结合气象、水文等因素,预测水质的未来变化趋势,提前采取应对措施,保障供水安全。在管网漏损监测中,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管网压力、流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通过数据的异常变化判断漏损的发生,并通过数据关联分析快速定位漏损点,提高漏损修复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为城市生命线水安全工程在线监测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存储支持。监测平台通过云计算中心对海量的实时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云计算的弹性伸缩特性能够根据监测数据量的动态变化自动调整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保障监测系统的稳定运行。此外,云计算技术还实现了监测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方便不同部门和用户随时随地访问和共享数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决策科学性。

(四)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生命线水安全工程在线监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如基于机器学习的水质预测模型、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视频监控分析等。通过训练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的历史水质数据进行学习和分析,建立水质预测模型,能够实现对水质的短期和长期预测,为水厂的生产调度和水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在视频监控方面,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监控视频进行实时分析,自动识别水厂生产区域的人员行为、设备运行状态以及城市内涝等情况,提高监控效率和准确性,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险情。

(五)卫星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城市水域的宏观信息,如河流、湖泊、水库的水体面积、水质状况等,为城市水资源的宏观管理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GIS 技术则将监测数据与地理空间信息相结合,实现监测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空间分析。通过 GIS 平台,可以直观地展示城市供水、排水管网的分布情况,以及水质监测点、内涝风险点等的空间位置信息,方便管理人员进行快速查询和分析,为城市水安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地图数据的下载、转换、浏览、编辑(基于 AutoCAD),可使用此网站的相关工具: http://GeoSaaS.COM

三、成功案例

(一)福州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平台

福州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平台在供水方面实现了从“水源地”至“终端用户”的全链条数据整合与智能化监控,显著提升了供水系统的管理韧性。平台通过实时监测管网流量、压力等重要指标,对管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拟合与精准管理,管网浑浊度下降 23%,出厂水合格率 100%,水质综合合格率稳定在 99.97%以上。在排水防涝方面,平台对接了大量监测点,构建了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打造了全面的排水防汛监控模块,实现了对城区 1000 多个库、湖、池、河、闸、站的智慧、精准管控,有效提升了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二)南京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南京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期建设项目中的第三方施工防外破系统,综合运用智能定位、视频 AI 识别、光纤传感等前沿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时空、多维度的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实现了“事前智能化预判、事中即时联动处置、事后总结反馈”的全流程监控和全链条管理。该系统通过前期建立声纹库,设备能够分析出正常施工与潜在破坏行为的不同声纹,实现连续远程监测和即时警报,有效降低了地下管线被破坏的风险。

四、城市生命线水安全工程在线监测解决方案的价值

(一)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通过对供水系统全流程的实时监测和精细化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污染、设备故障、管网漏损等问题,确保城市供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居民提供优质的饮用水,满足城市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二)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对排水系统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能够实现对城市内涝的早预警、早处置,减少内涝对城市交通、居民生活和城市基础设施造成的影响,保障城市在极端天气下的正常运转。

(三)加强城市水环境治理

对污水管网的水质监测和运行状态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污水管网的异常排放和运行问题,为污水管网的维护和治理提供数据支持,防止污水对城市水环境的污染,促进城市水生态环境的改善。

(四)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对供水、排水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实现对城市水资源的科学调配和高效利用,降低管网漏损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保障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一)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城市生命线水安全工程在线监测涉及大量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包括居民用水数据、企业生产数据等敏感信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至关重要。未来需要加强对数据安全的技术研发和管理,建立健全数据安全防护体系,防止数据泄露和被恶意利用。

(二)技术标准与规范不统一

目前城市生命线水安全工程在线监测领域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导致不同厂家的设备和系统之间兼容性差,数据共享和互操作性困难。未来应加快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提高监测系统的整体效能。

(三)数据质量与可靠性

海量监测数据中可能存在数据缺失、错误、异常等问题,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对数据分析和决策产生误导。需要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加强数据质量的监控和管理,建立数据清洗、校验和修复机制,保障数据的质量。

(四)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

城市生命线水安全工程在线监测是一项跨学科、跨领域的复杂工程,需要既懂水利工程、环境科学又掌握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也是推动城市生命线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关键。未来应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如新型传感器技术、智能监测算法、大数据分析模型等,为城市生命线水安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总之,城市生命线水安全工程在线监测解决方案为城市的水安全提供了全方位、智能化的保障手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其将在城市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守护城市的每一滴水,保障城市的稳定运行和居民的幸福生活。

 

欢迎您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GIS智慧城市”,为您提供测绘地理信息及智慧城市相关的技术、管理、行业方案和个人成长等文章。 

                                                 

posted @ 2025-08-29 12:21  Imgiser  阅读(1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