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作业1——团队展示&选题

VisionPulse 智动团队:YOLO姿态估计的智能探索之旅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gdgy/Class34Grade23ComputerScience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gdgy/Class34Grade23ComputerScience/homework/13480
这个作业的目标 完成团队组队及展示选题,讨论团队计划、贡献分配规则
github链接 https://github.com/LeoLeung314/yolo7

一、团队展示

1. 队名

VisionPulse 智动团队

2. 队员学号(标记组长)

姓名 学号(组长标记*)
刘江浩* 3123004752*
梁子恒 3123004746
阮洪建 3123004757
罗锐楚 3123004989
曾子轩 3123004763
黄昌龙 3123004077
程炜东 3123004739

3. 拟作的团队项目描述

基于YOLO的姿态估计系统,致力于动作评估与人机交互的智能应用探索。

4. 队员风采

姓名 风格 擅长的技术 编程的兴趣 想充当的角色 一句话宣言
梁子恒 细心 Java前后端开发 Java前后端协同 开发 细节筑桥,让代码在前后端间流畅奔涌
阮洪建 细心 Python后端开发 Python后端 测试 以测试之眼,勘破后端每一处疏漏
罗锐楚 细心 Python后端 Python后端 救火 深耕后端,为系统构建坚实数据基座
曾子轩 规范 Python后端开发 Python后端 开发 以规范为尺,雕琢可复用的后端模块
黄昌龙 规范 后端 后端 测试 用测试逻辑,为后端性能保驾护航
刘江浩 细心 Python后端 Python后端 测试 以细致测试为矛,刺破项目所有壁垒
程炜东 随机应变 Python后端 Python后端 开发 因需而变,让代码成为项目迭代的利刃

5. MSF理念践行(节选)

  • 为共同的远景而工作:团队以“打造精准高效的YOLO姿态估计应用,开拓动作评估与人机交互新蓝海”为共同远景,成员们锚定目标、深耕技术。
  • 充分授权和信任:组长赋予成员技术实现与角色执行的自主空间,成员间信任彼此专业能力,协作效率拉满。
  • 各司其职,为项目共同负责:开发、测试角色分工明确,成员在各自领域恪尽职守,同时又为项目整体质量与进度共担责任。

6. 团队的首次合照

5afa2ef52406fa6cc2eb5fe667d3667

7. 团队的特色描述

以Java+Python多技术栈协同为根基,聚焦YOLO姿态估计技术纵深,兼具动作评估与人机交互场景拓展力,测试与开发双轨驱动,在技术落地与项目管理上形成独特协同优势。

二、团队选题

1. 确立团队选题

系统描述:开发基于YOLO的人体姿态估计与动作评估系统,后续拓展至动作的智能化分析及人机交互场景(如智能健身指导、人机交互控制等)。
预期用户量:初期面向计算机视觉研究者、高校师生,预计500+用户;后续拓展人机交互功能后,面向智能家居企业、运动健康开发者等,预计数千级用户。

2. 项目目标阐述

  • 真实:系统紧扣计算机视觉领域对姿态估计的真实需求,解决动作评估、人机交互场景的实际痛点,从模型训练到功能部署全流程真实开发,确保代码与功能的实用性。
  • 可用:提供稳定的姿态检测、动作评估算法接口,支持二次开发,可便捷集成到各类动作评估或人机交互系统中,具备良好的兼容性与易用性。
  • 有价值:助力科研人员高效开展人体姿态研究,为运动健康领域提供智能动作指导方案,为人机交互领域探索新交互方式,推动AI技术落地实用场景,兼具技术与社会价值。

3. Git协作方式

团队在GitHub平台搭建专属仓库,采用分支管理策略

  • 主分支main:存储稳定版本的代码与文档;
  • 开发分支dev:用于日常功能集成与测试;
  • 功能分支feature-xxx:成员针对具体功能(如YOLO模型优化、动作评估算法等)创建分支开发,完成后通过Pull Request合并至dev分支。

文档通过Git实现增量式版本管理,确保每一次更新可追溯、可回退。

4. 团队项目Git仓库

已创建团队项目Git仓库,地址为:[(https://github.com/LeoLeung314/yolo7)]
仓库结构规划:

  • docs/:存放需求、设计、开发等项目文档;
  • src/:存放模型、前后端等项目源码;
  • examples/:存放示例代码与使用案例;
  • README.md:项目说明文档。
    后续项目的代码、文档将通过Git进行增量式管理,保障版本可控、协作高效。

三、计划

周期 核心目标 具体任务 交付成果
第9周(组建与计划) 立项与计划冻结 1. 组队、搭建博客、明确分工、确定选题
2. 快速阅读《构建之法》8–15章
3. 制定项目计划与贡献分规则
1. PRD一页纸
2. 迭代计划页
3. 贡献分规范
第10周(需求与雏形) 规范、环境与骨架 1. 编写SRS(仅包含P0四件套+验收线)
2. 绘制原型草图(完成上传→状态→回放流程)
3. 制定编码规范
4. 搭建仓库、配置CI、锁定依赖
5. 开发最小骨架(含pose_estimator.py / tracker.py / fsm.py / run.py / API占位)
1. SRS v0.1
2. 项目仓库+CI配置
3. 最小可跑骨架(支持假数据)
第11周(设计与测试计划) 设计冻结、估时与测试方案 1. 完成架构设计与WBS(实现接口冻结)
2. 制定测试计划(含数据采集、标注规范、评测脚本接口)
1. 架构图+接口契约
2. 任务估时表
3. 测试计划
第12–13周(Alpha) 打通整链(真实视频可跑) 1. 分配Alpha阶段任务
2. 开展7天每日Scrum(同步昨日进展/今日计划/当前阻碍+提交代码)
3. 完成冲刺验收(产出样例视频四件套,用评测脚本生成指标)
1. 可演示的Alpha版本
2. Scrum博客(记录每日同步内容)
3. 评测结果(含具体指标)
第14周(反馈与改进) 稳态与指标 1. 开展小范围试用并收集反馈
2. 调整测试计划与指标阈值
3. 优化性能与鲁棒性
4. 撰写Alpha阶段个人总结与团队展示博客
1. 改进版Alpha版本
2. 团队总结与个人总结
3. 团队展示博客
第15周(事后分析) 复盘 开展事后分析(对比计划与实际进展、梳理风险点、总结经验/教训、整理项目数据) 1. Postmortem博客
2. 指标对照表

四、团队成员绩效评估方法

评估指标(共 100 分)

(一)任务完成度(50 分)

  • 按时交付率(20 分)
  • 本周/本阶段任务 100% 按时交:20 分

  • 缺 1 项但 2 天内补完:15 分

  • 缺 2 项或逾期超 3 天:10 分以下

  • 成果达标度(30 分)
  • 完全符合要求:30 分

  • 基本能用但有小问题:20-25 分

  • 成果不能用:10 分以下

(二)基础协作性(30 分)

  • 团队沟通(15 分)
  • 主动同步进度、及时回消息:15 分

  • 需他人催才同步、消息回复延迟:10 分

  • 失联、影响团队进度:5 分以下

  • 协作配合(15 分)
  • 积极帮队友:15 分

  • 能配合他人需求:10 分

  • 不配合协作(如拒绝改代码、不参与集体任务):5 分以下

(三)学习成长(20 分)

  • 问题解决(10 分)
  • 遇到问题(如模型跑不通)先查资料尝试解决,再请教:10 分

  • 会请教但不主动查资料:7 分

  • 遇到问题直接甩给别人:3 分以下

  • 经验积累(10 分)
  • 记录问题和解决方法(如写技术笔记)、分享给团队:10 分

  • 自己会解决但不记录/分享:7 分

  • 重复犯同一类错误:3 分以下

评估流程

  • 自评 + 互评
    • 自己先打分;
    • 队友互相评分;
    • 结合自评、互评和实际成果,给出最终分;
posted @ 2025-11-02 19:13  刘江浩  阅读(4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