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面向对象编程(二)

上一篇博文里总结了面向对象三大特性在Java中的体现。如今谈一谈Java中的抽象类,接口,内部类等特性。

一. 抽象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Shape {
	public int shapeID = 0;
	public abstract double getArea();
}
  1. Java中同意类、接口或成员方法具有抽象属性,而不同意成员域或构造方法具有抽象属性。

  2. 类修饰词中含有abstract的类具有抽象属性,称为抽象类;接口总是具有抽象属性。

  3. 假设成员方法的修饰词中含有abstract。则该成员方法具有抽象属性,称为抽象方法。抽象方法仅仅能在抽象类或接口中定义。而抽象类中一般有至少一个抽象方法,所以整体上来讲。含有抽象方法的类叫做抽象类。
  4. 抽象方法不含方法体。格式例如以下:
    [方法修饰词列表] 返回类型 方法名(參数列表);
  5. 抽象类能够具有构造方法。但不能直接生成实例,必须通过非抽象子类生成实例。

  6. 假设抽象类的子类不是抽象类,则要求在子类的定义中必须覆盖父类(抽象类)的全部抽象方法。

二. 接口

Java不同意一个子类拥有多个直接父类,但同意一个类实现多个接口。接口定义的格式为:
[接口修饰词列表] interface 接口名 [extends 接口名列表] { 接口体 }
public interface Shape {
	public static final double PI = 3.14159;
	public abstract double getArea();
}
  1. 外部接口和外部类一样,一般都不具有protected和private属性
  2. 接口本身具有抽象属性。所以abstract修饰词是不必要的。

  3. 接口体内部不含构造方法,不能直接通过接口生成实例对象
  4. 接口的全部成员域都具有public、static和final属性;接口的全部成员方法都具有public和abstract属性
  5. 若实现接口的类不是抽象类。则须要在该类的类体中定义覆盖该接口中的全部成员方法。

三. 内部类

实名内部类

  1. 实名内部类的封装性修饰词添加了protected和private。

    能够依据情况选择。

  2. 对于不具有静态属性的实名内部类,假设它的成员域具有静态属性,则必须同一时候具有final属性;不具有静态属性的实名内部类不能含有具有静态属性的方法。

  3. 实名内部类实例对象的创建方法
    * 静态实名内部类的实例对象:
    new 外部类名.实名内部类名(參数列表)
    *
    不具有静态属性的实名内部类的实例对象:
    外部类表达式.new 实名内部类名(參数列表)

匿名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不具有类名,不能具有抽象和静态属性,而且不能派生出子类。匿名内部类的定义格式是:
new 父类型名(參数列表) { 类体 }

举个样例比較easy理解:
abstract class ClassA {
	int data;
	public ClassA (int i) { data = i; }
	public abstract void method();
}

public class ClassB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lassA a = new ClassA(3) {
			public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data);
			}
		};
		
		a.method();
	}
}

四. final 修饰词

  1. 具有final属性的的类不能派生子类
  2. 假设成员域具有final属性。则不能被子类的成员域所覆盖,且在赋值后不能被改变。假设成员域同一时候具有final和static属性,则其仅仅能在定义时赋值;假设成员域仅仅具有final属性。不具有static属性。则仅仅能在定义时或构造方法中赋值。
  3. 假设一个类的成员方法具有final属性。则其不能被当前类的子类的成员方法覆盖。

五. static 修饰词

除内部类外,类一般不具有static属性。static的内部类的原因和特性还须要进一步学习。

六. Misc

abstract, static, final是三个经常使用修饰词。

这三个修饰词中仅仅有static和final两个修饰词能够组合在一起。

posted @ 2017-04-28 17:41  gccbuaa  阅读(20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