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园logo
  • 会员
  • 众包
  • 新闻
  • 博问
  • 闪存
  • 赞助商
  • HarmonyOS
  • Chat2DB
    • 搜索
      所有博客
    • 搜索
      当前博客
  • 写随笔 我的博客 短消息 简洁模式
    用户头像
    我的博客 我的园子 账号设置 会员中心 简洁模式 ...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睡够8小时

  • 博客园
  • 联系
  • 订阅
  • 管理

公告

View Post

网络协议和管理相关知识

1、简述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

 osi七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tcp/ip五层:其实只定义了4层;包括应用层(对应了iso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对应了iso的传输层)、INTERNET层(对应了iso的网络层)、网络访问层(网络访问层,也可以分为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2、总结描述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tcp三次挥手:

      1客户端先发送syn消息给服务器;

      2.服务器接收此消息,并返回一个ack消息给客户端;

      3客户端接收ack消息,并返回一个ack消息给服务器;连接建立成功

四次挥手:

    1.A机器先发送一个fin消息给B机器(此时A机器变成FIN_WAIT1状态);

    2.B机器接收消息并给A机器返回一个ack消息(B机器状态由连接变成了CLOSE_WAIT,A机器接收消息则状态变成fin_wait2);

    3.B机器给A机器发送一个fin消息(B机器状态变成了last_ack);

    4.A机器接收消息,并给B机器返回ack消息(A机器状态变成TIME_WAIT,B机器接收到ack就会关闭连接)

3、描述TCP和UDP区别

TCP特性
    工作在传输层 
    面向连接协议 
    全双工协议 (双向的)
    半关闭 
    错误检查 
    将数据打包成段,排序 
    确认机制 
    数据恢复,重传 
    流量控制,滑动窗口 
    拥塞控制,慢启动和拥塞避免算法 
  UDP特性
    工作在传输层 
    提供不可靠的网络访问 
    非面向连接协议 
    有限的错误检查 
    传输性能高 
    无数据恢复特性 

4、总结ip分类以及每个分类可以分配的IP数量

 

A类:规定第一个为0,前8位是网络id,后24位是主机id
0xxxxxxx.x.y.z
0-127.x.y.z
 
网络数:2^可变的网络ID
主机数:2^主机ID位-2(2就是如:10.0.0.0表示10网络,10.255.255.255表示10网络的广播)
 
B类:规定前2个为10,前16位网络ID,后16是主机ID
10xxxxxx.x.y.z
128-191.z.y.z
网络数:2^14=16384
主机数:2^16-2=65534
 
C类:规定前3个为110,前24位网络ID,后8是主机ID
110xxxxx.x.y.z
192-223.x.y.z
网络数:2^21
主机数:2^8-2
 
D类:
多播:组播
224-239.x.y.z
 
E类:(保留类)
240-254.x.y.z
 
 
无类:网络ID,主机ID任意位
 
CIDR表示法:无类域间路由
IP/网络ID位数

5、总结IP配置方法

ip配置的命令:ifconfig、ip、nmcli、setup(图形化)等;

ip配置又分为动态和静态;

动态:只要编辑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把其中的BOOTPROTO=dhcp修改,然后重启服务就可以了,

静态:1.使用ifconfig配置

ifconfig ens37 10.0.0.12/8,马上生效 。但是是临时的,重启服务或者重启服务器,都会恢复原先的ip。

是用ip addr 也可以实现

2.永久生效,还是要修改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配置文件,

注意要把BOOTPROTO修改成static或者none

 

 最后保存,重启network服务就成功了。

posted on 2020-06-16 21:20  睡够8小时  阅读(146)  评论(0)    收藏  举报

刷新页面返回顶部
 
博客园  ©  2004-2025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ICP备20210404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