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程 - 线程池的4种拒绝策略

1.拒绝时机


线程池会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会拒绝新提交的任务

当我们调用 shutdown 等方法关闭线程池的时候,如果此时继续向线程池提交任务,就会被拒绝
当任务队列(workQueue)已满,而且线程达到最大线程数(maximumPoolSize),如果再增加任务,也会被拒绝

2.拒绝策略

2.1 核心接口

java.util.concurrent.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public interface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
    void rejectedExecution(Runnable r, ThreadPoolExecutor executor);
}

 

2.2 内建实现

2.2.1 CallerRunsPolicy

  • 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CallerRunsPolicy

当有新任务提交后,如果线程池没被关闭且没有能力执行,则把这个任务交于提交任务的线程执行,也就是谁提交任务,谁就负责执行任务。这样做主要有两点好处。

第一点新提交的任务不会被丢弃,这样也就不会造成业务损失。
第二点好处是,由于谁提交任务谁就要负责执行任务,这样提交任务的线程就得负责执行任务,而执行任务又是比较耗时的,在这段期间,提交任务的线程被占用,也就不会再提交新的任务,减缓了任务提交的速度,相当于是一个负反馈。在此期间,线程池中的线程也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执行掉一部分任务,腾出一定的空间,相当于是给了线程池一定的缓冲期。

2.2.2 AbortPolicy

  • 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AbortPolicy

拒绝策略在拒绝任务时,会直接抛出一个类型为 RejectedExecutionException 的 RuntimeException,让你感知到任务被拒绝了,于是你便可以根据业务逻辑选择重试或者放弃提交等策略。

2.2.3 DiscardPolicy

  • 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DiscardPolicy

当新任务被提交后直接被丢弃掉,也不会给你任何的通知,相对而言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我们提交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这个任务会被丢弃,可能造成数据丢失。

2.2.4 DiscardOldestPolicy

  • 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DiscardOldestPolicy

如果线程池没被关闭且没有能力执行,则会丢弃任务队列中的头结点,通常是存活时间最长的任务,这种策略与第二种不同之处在于它丢弃的不是最新提交的,而是队列中存活时间最长的,这样就可以腾出空间给新提交的任务,但同理它也存在一定的数据丢失风险。

参考文献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不懂的浪漫」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xiewenfeng520/article/details/106954167



posted on 2021-10-14 11:07  frank_cui  阅读(94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

levels of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