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软件测试的目的?
3.在测试设计阶段,主要参与的人员有哪些?并行使什么职责?
- 项目负责人: 作为双方沟通的桥梁与客户方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
组织测试设计人员设计测试用例;
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控制设计进度;
定期组织测试设计进展,汇报给相应人员;
定期编写测试报告;
编写阶段总结报告。 - 测试分析人员:根据系统的需求和设计更改变更测试需求;
为测试设计人员提供支持。 - 测试设计人员:根据项目负责人的分配进行测试用例设计工作;
根据测试需求,配合得到的文档和系统(原型)设计测试用例。 - 测试开发人员:根据项目负责人的分配进行测试脚本和模块的开发工作。
4.请回答出软件开发的流程?
用户需求—>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
—>集成—>实施—>交付
5.软件的危机的体现有哪些?
概括来说,软件危机包含两方面问题:一、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不断增长,日趋复杂的需求;二、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软件产品。
6.W,H,X,测试前置模型个自的特点.
W模型:强调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而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设计等同样需要测试,也就是说测试和开发是同步进行的。
H模型:测试准备与测试执行分离,有利于资源调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体现测试过程(不是技术)的复杂性,
有组织、结构化的测试流程,有助于跟踪测试投入的流向.
X模型:针对单独程序片段所进行的相互分离的编码和测试,此后将进行频繁的交接,通过集成最终合成为可执行的程序。这些可执行程序还需要进行测试。已通过集成测试的成品可以进行封版并提交给用户,也可以作为更大规模和范围内集成的一部分。
7.测试流程有分哪几个阶段?每阶段要做什么事情?
测试流程一般为:需求分析→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环境搭建→测试执行→测试记录→缺陷管理→软件评估→测试总结.
需求分析:包括软件功能需求分析、测试环境需求分析、测试资源需求分析等。
测试计划:依据主要是项目开发计划和测试需求分析结果而制定。
测试设计:包括测试用例编写和测试场景设计两方面。
测试环境搭建:不同软件产品对测试环境有着不同的要求。
测试执行:测试执行过程又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出厂测试,其中每个阶段还有回归测试等。
测试记录:包括两方面:由谁提交和缺陷描述。
缺陷管理:缺陷管理工具。
软件评估:评估指软件经过一轮又一轮测试后,确认软件无重大问题或者问题很少的情况下,对准备发给客户的软件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能够发行给客户或投放市场。
测试总结:一般要对整个项目做个回顾总结,看有哪些做的不足的地方,有哪些经验可以对今后的测试工作做借鉴使用,等等。
8.什么是测试需求?
测试需求是指导测试人员测试的范围和目标。
9.安装测试需求、界面测试需求的原则
安装测试需求:缺省安装配置优先,按照安装配置结构划分,考虑所有安装配置,考虑安装过程中的异常行为;
界面测试需求:界面功能,根据界面顺序划分,考虑控件对各种输入的相应,界面风格,先整体后局部,先共性后个性,
局部按界面顺序划分,考虑界面风格和元素的各种属性(位置,大笑,颜色,显示器),考虑内容正确性。
10.测试计划分析的步骤
1、确定计划范围;2、确定测试策略;3、确定自动化策略;4、确定测试标准;5、确定测试架构;6、确定项目管理机制;7、预估测试工作量;8、评估风险并准备风险缓解计划;9、测试计划评审.
11.等价类划分的原则有哪几条?
1、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2、在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3、在条件是一个布尔量的情况下,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4、在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假定N个),并且程序要对每一个输入值分别处理的情况下,可确立N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5、在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从不同角度违反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