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社会认知

我们如何理解世界?「」

我们绝大多数人,仅仅停留在知道很多并不正确的事情上,受到「选择性注意」与「选择性记忆」的影响。要做到理性思考至少需要「得到准确可靠的消息」和「拥有处理生活资料的心理资源」两个条件。

我们不可能对向我们涌来的每一条信息做深度思考,因此人类是认知吝啬者,即总会保存自己认知能量。考虑到我们处理信息有限的能力,我们会试图采用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策略。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加速处理无限多的信息,坏处是可能导致严重的错误与偏见。我们要清楚认知认知吝啬者带来的后果,即我们更倾向于将自己对事物的解释混同于绝对真理。

背景对社会判断的影响

社会思考的一项基本原理:所有的判断都是相对的,我们对特定人或事的思考,取决于其周围的背景。

参照点与对比效应 —— 采用诱饵(一种比其他选择明显要差的选择) 例子:异性评价,卖场推销

启动与易接受性的形成 —— 我们往往采用有色眼镜(我们当前所考虑的事情和我们理解事物时所采用的信念和范畴)来认识事物。定义”启动“过程:最近出现的或者被频繁激活的想法更可能出现在脑海里。例子对人的评价语段,AIDS的判断。大众媒体的启动过程:使得一些问题和观念变得容易被接受,并由此进入公众的政治和社会议程。”大众媒体不能成功的告诉人们如何去思考,却能够成功的告诉读者去思考什么。“

为决策设置框架 —— 卡尼曼注意到人们不喜欢损失,并且会想方设法避免损失

信息的先后次序 —— 1.最先出现的是什么:在印象生成方面,首因效应发挥着支配作用。注意力渐减:由于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后出现项目受关注较少。解释性定势:最先产生的信息会被用于解释后来的信息,或者低估不一致的信息。2.所提供的信息总量:稀释效应:中性或者无关的信息会弱化判断或印象。例:政治家关于出生地的小故事降低其负面影响,使得他和他人更相似也就是更普通。

便捷式判断

代表性便捷式判断:我们关注的是某一对象和另一对象的相似性,例如东西很贵推出东西质量很好。我们可能只关注了许多特征中的一个特征(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我们的决策。该方式通常用于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和判断(可联系首因效应)

易得性便捷式判断:我们通过我们轻易想到的事例做出的判断。例观看电视节目多,对国家的犯罪总量做出虚高的估计。

态度便捷式判断:态度是对事物好或坏累积性评价,有利或不利的态度在决定认为什么事物是正确是发挥重要作用。例对总统里根学业水平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光环效应,对某人好或坏的总体印象会影响我们对这个人的推测和期望,因此对负向行为不理而夸大正向行为的价值。还有错误一致效应:例在清华发现同学都是清华的。

人们何时会用便捷式判断:我们没有时间,信息太多,问题不重要,可靠信息少时。

分类与社会定型

posted @ 2021-11-02 23:49  foreverpiano  阅读(8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