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博客作业
第一次博客作业
1.自我介绍
- 031804117;我是flow_time比特小屋的主人;
- 爱好:散步吹风、听歌、睡觉、看书、、(?);
- 最喜欢玫瑰一楼瓦罐汤;
- 目前最喜欢《萤火》《The Truth That You Leave》;
- 自我介绍--食品包装袋上的图片。
2.思考
(1)回想一下你初入大学时对计算机专业的畅想
*当初你是如何做出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决定的?
我的专业是大数据。填报志愿时没有特别喜欢的专业(有一个比较喜欢的学校和专业,但他们不招收理科生orz)。然后觉得数据分析挺酷的,专业比较热门,父母也支持,就选了大数据专业。
*你认为过去两年中接触到的课程是否符合你对计算机专业的期待,为什么?
并不是很符合,但能理解。
专业基础课是必修的,不管学什么专业都需要打好基础,大一大二主要学习计算机基础,编程基础,数学类的基础课程。但是没有接触很多关于数据挖掘等方面的实践,还是感觉有些枯燥,心理有点落差。
还有公共的通识必修课,有人觉得没什么用处,虽然现在看起来如大物,政治类的知识是没有用在专业研究上,但对我来说是大学期间学习方面上的一种过渡,对自己的思维能力有所提升。
*你觉得计算机是你喜欢的领域吗,它是你擅长的领域吗?
暂时没有特别热爱,付出精力不多也谈不上擅长。
希望在大三这年对这方面的知识能更感兴趣、更愿意主动学习。
*将来你会选择从事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吗?是的话给出你想去的城市、公司和岗位,否的话给出原因。
大概率会,想去深圳或者厦门上海,从事数据挖掘和分析岗位。
(2)即将大三的你,对照前人们走过的路和描述未来发展,现在的你
*自我感觉你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有哪些?
C语言,Java,Python,计算机基础课程如网络,组原,操作系统等,自主学习能力
*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在专业知识、技能、能力上还差距哪些?
编程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还有待加强。还有必不可少的专业实践和实习经验。
(3)大三是一个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考研、工作、考公、出国,不同的选择在大三就有不同的努力方向。而无论考研还是工作的每条路径,也有许多不同的分支。
*对照以上你阅读的前人们的经历,你的选择是什么?
考研
*在这种选择下,你认为你相比其他同学来说有何优势,有何劣势?
优势:大数据专业的学生相比计算机学生在本科学习方向就已经细化了一些,所以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上会更明朗。应试教育模式培育下,考试能力不算差。且政治和英语的学习对我来说不会太难。
劣势:没有明确的目标院校;大一大二时考研意愿并不坚定,专业学习不是特别用心,以后在数学和计算机专业课的复习可能会相对吃力;项目实践、比赛经验不多。
*针对你的选择,你给自己的大三设定的规划安排是什么?
这学期接触了更多更深入和前沿的专业课程,希望大三能对专业学习更感兴趣,用心学好每一门课程,回顾以前的学习内容,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如果可以的话,参加一些项目实践。
确定目标院校和考研方向,大三下开始准备考研。
(4)如何看待国有品牌的自主创新?如何看待自研型创新与整合优秀供应链创新这两种方式。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重要性不言而喻。
国有品牌的自主创新是为了将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免受政治经济科技等因素而使发展受制于国外先进技术所有者。国有品牌的自主创新对引领国内发展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两种创新方式各有优缺点。
自研型创新对人才,设备,时间跨度等有高要求,难度大,但能拥有创新成果的自主权
整合优秀供应链创新,是集他人优势为自己所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融入自己的创新眺望更远的地方,在短时间内能做出更多的成果,但是容易受制于人。两种方式对每个行业的发展都十分重要。
3.未来的期望
(5)你愿意为了一个你感兴趣的、或得到实战锻炼的项目熬夜吗?你想脱离小菜鸟的level吗?如何评价上上上、上上、上一届同学说的“真正和我的队友们一起见识了凌晨四点的福大。一起熬夜,一起吐槽,一起说说笑笑,一起打代码。一切一切的都是“美好”的回忆。”
愿意,定个小目标成为大菜鸟(bushi) 我觉得能为感兴趣的事情付出自己尽可能的精力是一件十分幸运且幸福的事情。
关于学长学姐们说的话,是在繁忙的学业中挤压出大量的时间,和同队的小伙伴一起为了同一件事情,把心和力量拧在一起,有共同的期待,为了创造出一个值得让自己骄傲的东西,一起解决bug,解决问题,是一种很棒的体验。
这样的美好,不在于熬夜的多少,而在于收获了团队在共同努力下诞生出作品的自豪感、对团队合作过程的美好体验、与队友之间的陪伴和信赖配合的美好体验。而这些体验在“熬夜”这个语境的烘托下更显珍贵(毕竟都是日渐上升的发际线换来的)
总之,就是团队内部一起陪伴、拼搏,相互配合、信赖,产生奇妙的反应,产出满意的作品的美好感受是值得铭记的。
(6)针对上述问题(1)、(2)、(3),你对这门课的期待是什么?你打算平均每周拿出多少个小时用在这门课上,以达成你的期待以及你在(1)或(2)或(3)上的目标?
能提升编程实践能力,文档写作能力,项目介绍能力,团队写作能力,沟通能力。这门课程还是挺锻炼人的。感觉正在把自己投入一个火炉中锻造。
平均每周20小时左右,应该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根据本学期课程时间安排,前期还未结课时花的时间相对会少些;结课后还有两个月的自由安排时间,到时候很可能会有一半的时间用在这门课上(发丝颤抖)。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