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省选游记

有些想法在心中淤积已久,还是写下来吧。

Day 1 正常发挥,拿了 \(100+25+48\) 的大众分。fsb 说明天保持好就有 D 类。挺高兴:以我的水平,不奢望今年能进队,再结合 NOIP 的成绩,拿 D 也是最好的结果了。

没想到 Day 2 原地爆炸:\(40+20+10\)。T1 本是一个很典的博弈论,但我错误地使用了 \(\text{dfs}\) 而不是拓扑,导致出现后效性。意识到这一点后又错误地尝试从判环的角度解决;结果是,\(\texttt{3h}\) 后还过不了大样例。赶紧写 T2 T3 的暴力,并尝试多拿 T2 的部分分:但忽略了 \(|S_i|,|T_i|\le2\) 的条件导致只有最基础的 \(20\) 分。成功为全机房,包括初三在内的同学垫了底!

没有 D 力,打不了 NOI 力 QAQ

wzf \(\text{rk 2}\),lhx \(\text{rk 4}\),膜拜。(刘初三有 A 队水平,是要成为下一个 zky 吗?)

去西湖。我来西湖至少有 \(5\) 次了,每次的感受都不一样。在湖边吹吹风,看湖水微漾,感觉很和谐;看雷峰塔与夕阳相映,又有沧桑之感;骑着单车,疾驰在杭州宽敞的自行车道上,让多巴胺冲刷心中的不快。

去年 \(6\) 月到镇海,NOI 模拟赛次次爆零;pa 说我要做好垫底的准备,在锤炼中上升。确实,从 CSP 的 \(\text{rk 152}\),到 NOIP 的 \(\text{rk 87}\),再到省选的大约 \(\text{rk 64}\),似乎确实在进步。但始终没有前 \(50\),更别提省队。一次次模拟赛,始终处于中下游,没有所谓的上升。暑假时励志 NOIP 要考 \(300+\),省选进队,仿佛是个笑话。

突然想起 hater。我们来自同一所初中,不同的是他初三就来镇海,而我是高一。而他省选退役,回去卷文化课了。我的水平比他更差,但因为文化课的底子好,所以暂时不用担心。但明年呢?会不会步他的后尘?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概率很大。

想要突破,想要打破僵局,必须做出实质性的改变。

posted @ 2023-04-03 09:56  realFish  阅读(33)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