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类型-数据变量

输出

  1. 字符串就是多个字符的集合,
  2. 由双引号“ ”,或者单引号‘ ’ 包围
  3. 字符串可以包含英文、数字、中文及各种符号

例如:

print输出字符串的格式如下:
print("字符串内容")
print('字符串内容')

也可以将多段文本放在一个print函数中:

  • 同一个print函数的字符串之间不会自动换行,加上\n才能看到换行效果
print(
"Hello World!"
"Number is 198"
)
print("Hello World!" "Python is great!" "Number is 198.")
print(
"Hello World!\n"
"Number is 198\n"
)

在屏幕上输出数字

print除了能输出字符串,还能输出数字,将数字或者数学表达式直接放在print中就可以输出,如下所示:

print( 100 )	# 100
print( 65 )		# 65
print( 100 + 12 )	# 112
print( 8 * (4 + 6) )	# 80

注意:输出数字时不能用引号包围,否则就变成了字符串,下面的写法就是一个反面教材,数学表达式会原样输出:

print("100+12")
# 运行结果是 100+12,而不是112

另外,和输出字符串不同,不能讲多个数字放在一个print函数中,例如,下面的写法就是错误的:

print(100 12 95)
print(
80
26
205
)

总结:

Python程序的写法比较简单,直接书写功能代码即可,不用给他套上“外壳”,

下面我们分别使用C语言,Java和Python输出hello world,让大家对比感受一下,

使用C语言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uts("hello world");
return 0;

}
使用java
public class HelloJav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使用Python
print("hello world")

输入

语法

input('提示信息')

输⼊的特点

  1. 当程序执⾏到 input ,等待⽤户输⼊,输⼊完成之后才继续向下执⾏。
  2. 在Python中, input 接收⽤户输⼊后,⼀般存储到变量,⽅便使⽤
  3. 在Python中, input 会把接收到的任意⽤户输⼊的数据都当做字符串处理
password = input('请输⼊您的密码:')	#输入123
print(f'您输⼊的密码是{password}')		# 您输⼊的密码是123
print(type(password))  				# <class 'str'>    type()可以查看数据类型
print(eval(password))				# 123   eval()可以去掉数据的一层引号
print(type(eval(password)))			# <class 'int'>

总结

输⼊功能-input('提示文字')

输入的特点:

一般讲input接收的数据存储到变量

input接收的任何数据默认都是字符串数据类型

输入的规则:

  1. 在python环境里面输入 input()回车之后, python的环境就会"接受"你在键盘里面输入的东西,就相当于是写字. 输入完毕,按下回车. python环境就会识别你输入完了,把你刚刚敲得东西都输出一遍
  2. 大部分时候我们输入东西,不是随便输入的,而是要输入一个有意义的内容.第二个规则,就是提醒你,你要输入啥?

注释

1.2注释的作用

通过⽤⾃⼰熟悉的语⾔,在程序中对某些代码进⾏标注说明,这就是注释的作⽤,能够⼤ ⼤增强程序的可读性

注释的分类及语法

注释分为两类:单⾏注释 和 多⾏注释

单⾏注释
只能注释一行内容,语法如下:

# 注释内容

多⾏注释
可以注释多⾏内容,⼀般⽤在注释⼀段代码的情况, 语法如下 :

"""
第⼀⾏注释
第⼆⾏注释
第三⾏注释
"""
'''
注释1
注释2
注释3
'''

快捷键: ctrl + /

总结

注释的作用:用人类熟悉的语言对代码进行解释说明,方便后期维护

注释的分类:

单行: # 注释内容 ,快捷键ctrl+/

多⾏: """ 注释内容 """ 或 ''' 注释内容 '''

解释器不执⾏注释内容

变量

⼀. 变量的作⽤

程序中,数据都是临时存储在内存中,为了更快速的查找或使用这个数据,通常我们把这个数据在内存 中存储之后定义一个名称,这个名称就是变量。
变量就是一个存储数据的的时候当前数据所在的内存地址的名字而已。

二. 定义变量

变量名自定义,要满足标识符命名规则。

标识符命名规则是Python中定义各种名字的时候的统一规范

具体如下:

  1. 由数字、字母、下划线组成
  2. 不能数字开头
  3. 不能使用内置关键字
  4. 严格区分大小写

命名习惯

  1. 见名知义。
  2. 大驼峰:即每个单词首字母都大写,例如: MyName 。
  3. 小驼峰:第二个(含)以后的单词首字母大写,例如: myName 。
  4. 下划线:例如: my_name 。

使用变量

my_name = '大大怪'
print(my_name)  # 大大怪
schoolName = '超星学院'
print(schoolName)  # 超星学院

认识bug

所谓bug,就是程序中的错误。如果程序有错误,需要程序员排查问题,纠正错误。

Debug工具

Debug工具是PyCharm IDE中集成的用来调试程序的工具,在这里程序员可以查看程序的执行细节和流程或者调解bug。

Debug工具使用步骤:

  1. 打断点
  2. Debug调试

打断点

断点位置

要调试的代码块 的第一行代码即可,即一个断点即可。

打断点的方法

单击目标代码的 行号右侧 空白位置。

Debug调试

打成功断点后,在文件内部任意位置 — 右键 -- Debug'文件名' — 即可调出Debug工具面板 -- 单击StepOver/F8,即可按步执行代码

Debug输出面板分类

Debugger

显示变量变量的细节

Console

输出内容

认识数据类型

在 Python 里为了应对不同的业务需求,也把数据分为不同的类型。

数据类型

  • 整型:int
  • 浮点型:float
  • 字符串:str
  • 布尔型:bool
  • 元组:tuple
  • 集合:set
  • 字典:dict

检测数据类型的方法: type()

a = 1
print(type(a)) # <class 'int'> -- 整型
b = 1.1
print(type(b)) # <class 'float'> -- 浮点型
c = True
print(type(c)) # <class 'bool'> -- 布尔型
d = '12345'
print(type(d)) # <class 'str'> -- 字符串
e = [10, 20, 30]
print(type(e)) # <class 'list'> -- 列表
f = (10, 20, 30)
print(type(f)) # <class 'tuple'> -- 元组
h = {10, 20, 30}
print(type(h)) # <class 'set'> -- 集合
g = {'name': 'TOM', 'age': 20}
print(type(g)) # <class 'dict'> -- 字典

格式化输出

所谓的格式化输出即按照一定的格式输出内容

格式化符号

格式符号 转换
%s 字符串
%d 有符号的十进制整数
%f 浮点数
%c 字符
%u 无符号十进制整数
%o 八进制整数
%x 十六进制整数(小写ox)
%X 十六进制整数(大写OX)
%e 科学计数法(小写'e')
%E 科学计数法(大写'E')
%g %f 和 %e 的简写
%G %f 和 %E 的简写

技巧

  • %06d,表示输出的整数显示位数,不足以0补全,超出当前位数则原样输出
  • %.2f,表示小数点后显示的小数位数。

体验

格式化 字符串 除了%s,还可以写为 f'{表达式}'

f-格式化字符串是Python3.6中新增的格式化方法,该方法更简单易读。

age = 18
name = 'TOM'
weight = 75.5
student_id = 1

# 我的名字是TOM
print('我的名字是%s' % name)

# 我的学号是0001
print('我的学号是%4d' % student_id)

# 我的体重是75.50公斤
print('我的体重是%.2f公斤' % weight)

# 我的名字是TOM,今年18岁了
print('我的名字是%s,今年%d岁了' % (name, age))

# 我的名字是TOM,明年19岁了
print('我的名字是%s,明年%d岁了' % (name, age + 1))

# 我的名字是TOM,明年19岁了
print(f'我的名字是{name}, 明年{age + 1}岁了')

转义字符

\n :换行。
\t :制表符,一个tab键(4个空格)的距离

结束符

在Python中,

print(), 默认自带 end="\n" 这个换行结束符,

所以导致每两个 print 直接会换行展示,用户可以按需求更改结束符。

输出总结

格式化符号
  • %s:格式化输出字符串
  • %d:格式化输出整数
  • %f:格式化输出浮点数
f-字符串
  • f'{表达式}'

转义字符

  • \n:换行
  • \t:制表符

print结束符

print('输出的内容', end="\n")
print('内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