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配置静态路由
一、路由的概述
路由: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转发过程。
路由器:能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目的地,并在转发过程中选择最佳路径的设备。
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根据路由表转发数据:
如上图所示PC1想要向PC2转发数据(即1.0网段到达4.0网段)会经过2个路由器 路由表的内容如下:
SR1 | SR2 | ||
网段 | 接口 | 网段 | 接口 |
1.0 | E 0 | 1.0 | S 0 |
2.0 | S 0 | 2.0 | S 0 |
4.0 | S 0 | 3.0 | E 0 |
第一步:
pc1数据传输在经过1.0以及E 0端口后进入AR1路由器
AR1路由器根据路由表的信息知道4.0网段需要经过S 0接口
AR1路由器就会将数据打包继续传输给下一个路由器AR2的S 0接口
第二步:
AR2路由器收到AR1传输的数据后
AR2的路由器会查询自己的路由表
发现数据如果要到达4.0网段,需要将数据传给E 0接口
最后数据会由AR2路由器传输给主机PC2的4.0网段
三、路由表的形成
(1)直连路由:路由器接口所连接的子网的路由方式称为直连路由,即长在路由器身上的网段。 (2)非直连路由:需要静态路由或者动态路由将网段添加到路由表中。(非直连路由分为动态学习和静态添加两种)
静态路由:是由管理员手工添加的路由信息。
缺点:1、配置是单向的 2、缺乏灵活性
优点:传输速度快
四、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封装过程

1.主机A想要和主机B 进行通讯,首先会发送一个ARP的广播。
2.第一次封装包含:源IP(192.168.1.2)目的IP(192.168.2.2);源Mac(11-11)目的Mac(22-22)
PS:ARP广播只有同一广播域中才能收到,主机B和主机A并不在一个广播域中,所以主机A的ARP广播只能到Mac地址为(22-22)的端口。
3.第二次封装:源IP(192.168.1.2)目的IP(192.168.2.2);源Mac(22-22)目的Mac(33-33)
PS:路由器A会将收到的广播重新拆开分析,会重新发送一个ARP广播去寻找主机B的Mac地址,从传输的开始到结束,源和目的地的IP地址不会改变,如果改变那主机B无法回包给主机A进行通讯。
4.第三次封装:源IP(192.168.1.2)目的IP(192.168.2.2);源Mac(44-44)目的Mac(55-55)
PS:路由器B接收到广播后重新拆开分析,重新发送一个ARP广播寻找主机B的Mac地址。
5.第四次封装:源IP(192.168.1.2)目的IP(192.168.2.2);源Mac(55-55)目的Mac(66-66)
PS:路由器B发出ARP广播到最近的一个端口,主机B收到了属于自己IP地址的广播,最后会接收到主机A经过2个路由器发出的数据包。
五、实验-静态路由的配置
路由器R2
GE0/0/0的接口配置
GE0/0/1的接口配置同上操作
R1同上述操作
ping一下看看通不通(两边都要ping一下)
有去有回才叫一次完整的通讯
ping一下
R3配置
总结
下一跳的地址和网关一样,一定要真实存在并且可以ping通,静态路由的默认优先级是60. 配置静态路由一定要注意,静态路由是双向的,要有去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