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lin聚合组的使用案例

在使用kylin聚合组进行优化的时候,往往不知道怎么使用。

这里有2个小案例可以参考。

1。 需要对某个维度进行隔离。

如果有些维度,你不想要它和其他维度一起出现,你就可以单独给它建一个聚合组,并且在其他聚合组里不要把它加进来。这样的话,这个维度就只会单独出现,实现了“隔离”。

2.如果你事先知道了这个cube的查询样式,你就可以做加法而不是做减法。

比如你先创建一个聚合组,把你知道的查询样式都加进来,再根据后续查询请求的日志分析,再把常用查询逐步添加,

这样就将cube的优化从“剪枝”变成了“加枝”,大大减少了预处理的数量。

比如一个高基数的维度,我们先把它会参与的已知的查询样式加进来,这样就减少了高基数维度过多参与预处理而导致的cube膨胀。

 

posted @ 2021-03-09 20:02  肥仔佳文猪  阅读(26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