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塔原理

1、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 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1)奇妙的数字“7”

​ 大脑的短时记忆无法一次容纳约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当大脑发现需要处理的项目超过4个或5个时,就会开始将其归类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于记忆。

(2)归类分组搭建金字塔

(3)找出逻辑关系,抽象概括

  •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 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表达的逻辑:

1)纵向:文章中的任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对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总结概括;

2)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范畴

3)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

组织思想的四种基本逻辑:

1)演绎逻辑: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2)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3)空间(结构)顺序:上海,北京,深圳

4)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2、金字塔内部结构

金字塔中的子结构,能够加快你梳理思想的过程:

1)主题与子子主题之间的纵向关系;

2)各子主题之间的横向关系;

3)序言的叙述方式

纵向关系:

​ 金字塔机构的巨大价值就在于迫使你思路清晰时,从视觉上使纵向的疑问/回答的对话关系清晰化。你的每个表述都应当引发读者的疑问,而使你也必须在这一表述下的横向结构层次上逐个回答读者的疑问。

横向关系:

演绎式:演绎性思想组合是由几个承前启后的论述组成;第一个思想是对当今世界上的某种现象的表述;第二个思想是对该句子的主语或者谓语所作的表述;第三个思想则说明了以上两种表述同时存在时所具有的隐含意义。

例:

  • 所有人都会死;
  • 苏格拉底是一个人;
  • 因此苏格拉底会死;

归纳式:归纳思想组合中的思想相互关联,你可以用一次名词表示组中所有思想;

  • 法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 德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 苏联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波兰将受到坦克攻击;

序言的机构:

背景: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为议题的冲突提供对象;

冲突:在背景的前提下发生的事情;

疑问:出现的冲突该要怎么做?

回答:回答疑问,对疑问该如何处理;

总结:金子塔的三种子结构

纵向:疑问/回答式的对话;

横向:归纳式/演绎式;

序言:讲故事式(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3、如何构建金字塔

构建步骤:

1、画出主题方框

2、设想主要疑问

3、写出对该疑问的回答

4、说明“背景”

5、指出“冲突”

6、检查主要“疑问”和“答案”

自上而下法构建金字塔的步骤:

1、提出主题思想

2、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

3、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4、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5、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自下而上思考:

1、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2、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得出结论

注意事项:

1)一定要先搭结构,先尝试自上而下法

2)序言先写背景,将背景作为序言的起点

3)先多花点时间思考序言,不要省略;

4)将历史背景放在序言中;

5)序言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内容;

6)在关键句层次上,更宜选择归纳推理法而非演绎论证法;

4、序言的具体写法

序言:前言、引言、导言、开场白

序言的讲故事结构:

序言说明某种背景,这种背景中发生了某种冲突,从而引发某种疑问,而整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回答该问题;

image-20211213142117459

posted @ 2021-12-13 14:34  分布式大臭屁  阅读(29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