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N & VLAN Trunk

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1、为设备命名

  <huawei>system-view

  [huawei] sysname SWA

  [SWA]

  [SWA]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查看当前设备的全部配置

 

  2、为设备配置明文密钥 

  [SWA]  user-interface console 0
  [SWA-ui-console0]  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SWA-ui-console0]  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simple huawei123

  3、为设备配置密文密钥

  [SWA]  user-interface console 0
  [SWA-ui-console0]  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SWA-ui-console0]  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cipher huawei111

  注:在华为设备上,明文密钥与密文密钥不可同时存在,后配置的密钥将会覆盖之前配置的密钥。

  4、查看交换机的 MAC地址表

  [SWA]  display mac-address

  

  5、LLDP【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al | 链路层发现协议】

  作用:用来在本端设备上查看对端设备信息; 

  [swa]  lldp enable
  [swa]  display lldp neighbor brief
    Local Intf Neighbor Dev Neighbor Intf Exptime
    Eth0/0/3 rta GE0/0/0 115
  [swa]  display lldp neighbor interface e0/0/3  查看本段e0/0/3端口所连接的对端设备的详细信息

  注:LLDP 功能不太安全,所以设备默认是关闭状态,需手动开启。

  

  6、保存设备的配置

  退回用户模式后,操作如下命令;

  <swa>  save 

  7:、恢复出厂配置,需重启设备,第8步

  <swa>  reset saved-configuration 

  8、重启设备 

  <swa>  reboot
  Info: The system is now comparing the configuration, please wait.
  Warning: All the configuration will be saved to the configuration file for the n
  ext startup:, Continue?[Y/N]: n

  华为设备上,重启设备时 ,系统会自动在内存和硬盘之间做配置比较,之后若系统发现内存上有配置,而硬盘上面没有配置时,系统默认帮助管理员保存一下配置,因此,此时管理员需要键入【N】,不需要系统自动保存,之后系统询问是否想要重启,键入【Y】。

 

知识点:

  各个厂商使用的系统名称;

  1、华为:VRP

  2、思科:IOS【Internetwork Operation Systems】、IOS XR

  3、H3C:Comware

  4、Juniper:JUNOS

 

二、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 虚拟局域网】

  1、作用:

    1.1、用来在交换机上进行广播域的分割,隔绝广播风暴

    1.2、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1.3、带宽利用率提升

    1.4、降低了延迟

  2、VLAN的种类

    2.1、基于端口的静态划分

    2.2、基于MAC地址的动态划分

    2.3、基于子网的动态划分【基于三层交换机】

    2.4、基于协议的动态划分【基于三层交换机】

    注:当VLAN的 4种划分方式产生冲突时,其优先级的顺序为;

      基于 MAC > 基于 IP子网 > 基于协议 >基于端口

    

 

 

 三、VLAN 的链路类型

  1、Access【接入】链路:在交换机与客户端连接时,使用 Access链路;接入链路传输的是不带 VLAN标记的原始数据帧;

  2、Trunk【中继 | 干道】链路:在交换机与交换机连接时,使用 Trunk链路;中继链路传输的是带有 VLAN标记的数据帧;

  3、Hybird【混杂模式】链路:可以连接客户端,又可以连接交换机

    3.1、PVID【Port-based Vlan ID】

    3.2、Hybird端口具有添加 VLAN 标记和抹除 VLAN标记的作用;

    3.3、华为设备默认端口模式即为 Hybird模式

    

  Hybrid接口的三个属性
    1)untag列表

      只在接口发送数据帧时起作用,如果需要发送的数据的VLAN标签在接口的untag列表中,将去除标签发送数据

    2)tag列表

      作用于接收被标记的数据帧和发送数据帧。当接口接收到带有VLAN标签的数据帧时,该接口的tag列表相当于VLAN的允许列表,不在列表中的数据帧将被丢弃,当接口发送数据时,数据的vlan标签在接口的tag列表中,将保持标签发送数据帧,否则丢弃数据帧

    3)PVID

      接口的默认PVID为VLAN1,PVID只在接收未标记帧时起作用,PVID用于在接收未标记数据帧时给数据帧打上当前的PVID标识


    

 

 

四、VLAN 的配置

  1、交换机与客户端的连接配置【Access】;

  [Huawei]  undo info enable  关闭交换机信息提示

  [swb]  vlan batch 4 to 6  创建 VLAN 4到6
  [swb]  vlan batch 7 9  创建 VLAN 7 和 9

  [Huawei]  vlan 2      创建VLAN 2
  [Huawei-vlan2]  vlan 3    创建vlan3 
  [Huawei-vlan3]  vlan 2
  [Huawei-vlan2]  inter e0/0/1  进入端口 e0/0/1
  [Huawei-Ethernet0/0/1]  port link-type access    设置端口类型为 Access
  [Huawei-Ethernet0/0/1]  port default vlan 2   将端口加入vlan 2

  [Huawei]  port-group 1   创建端口组 1
  [Huawei-port-group-1]  group-member e0/0/3 to e0/0/4  添加端口3,4加入端口组1中
  [Huawei-port-group-1]  port link-type access  设置端口组类型为 Access
  [Huawei-port-group-1]  port default vlan 3    将端口组加入 vlan 3

  

  2、交换机与交换机的连接配置【Trunk】

  [Huawei]  int e0/0/1
  [Huawei-Ethernet0/0/1]  display this  查看端口e/0/0/1上的配置信息
  #
  interface Ethernet0/0/1
  port link-type access
  port default vlan 2

  [swb]  int e0/0/5
  [swb-Ethernet0/0/5]  port link-type trunk  将端口传输模式配置成 trunk 
  [swb-Ethernet0/0/5]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all  允许所有的 VLAN 都可以在此端口通行【若不设置,默认只有VLAN 1 可通行】,参数【all】可以指定成 2-4094 任意 VLAN号。 

  [swb-Ethernet0/0/5]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2 to 10  指定放行的 VLAN号为 2到10号  
  [swb-Ethernet0/0/5]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2 10  指定放行的 VLAN号 只有 2 和 10

  注:当有三台或以上的交换机做 Trunk 时,必须每台交换机上都要有相同的 VLAN号,否则可能导致 Tag的VLAN数据帧无法传递至其他交换机,导致相同VLAN无法互通。

  

  3、既能连接客户端又能连接交换机配置【Hybird】 

  命令:

 

五、VLAN标记的方式

  1、IEEE 802.1Q【业界公有标准】;

    1.1、工作原理:破坏原始数据,在原始数据帧的中间插入一个 4Byte大小的标记;

    1.2、在 TCP/IP封装过程中,二层封装头部中包含 6Byte的目标MAC地址、6Byte的源地址、2Byte的类型长度、4Byte的 FCS

    1.3、IEEE 802.1Q 在 6Byte的源MAC地址与 2Byte的类型/长度之间将数据帧破坏,在其中插入一个 4Byte的 Tag标记。

    1.4、4Byte的 Tag标记的内容;

      a、TPID 2Byte:代码为【0x8100】,该代码表示当前的数据帧使用的是由【IEEE802.1Q】方式封装的数据帧,而非 思科 ISL 封装。

      b、Pri:Priority(3bit)

      c、CFI:1bit 表明当前使用的并非是 FDDI【令牌环网】所使用的非经典格式的 MAC,CFI 表示使用的是标准的经典 48bit的 MAC地址

      d、VLAN ID:12bit 真正表示当前的数据是来自哪个VLAN的。

    

     

 

  2、思科 ISL【思科私有标记】;

  工作原理:不破坏原始数据帧,在原始数据帧的前面添加一个 26Byte的头部,在原始数据帧的后面添加一个 4Byte的尾部。  

   

  实验:关于 Access概念的理解实验

    

 

    1、交换机 SWA、SWB,所有端口都配置成 Access模式;相应端口配置如图的 VLAN;

    2、6台PC配置如图的 VLAN,问 PC1 执行 ping 命令,能 ping 通哪一台PC ?

    3、正常情况,交换机与交换机相连应该用 Trunk模式;

    答案:PC1 可以 ping通 PC6

    原理:PC1发送原始数据到 SWA端口e0/0/1后被打上 vlan10的Tag标记,此数据在交换机中发现只有 e0/0/10口也是vlan10,可以传输数据,于是从 e0/0/10传输出去,但是此端口模式被配置成 Access模式,Access的特性是只传送Tag标记的数据,所以当数据从e/0/0/10出去的时候VLAN10的Tag标记会被剔除,只有原始数据出去,到达 SWB的e/0/0/10口,此时原始数据会被 SWB的e/0/0/10打上 VLAN10的Tag标记,然后数据会找到对应VLAN10的 PC6。

 

 

  

 

posted on 2022-03-14 20:19  风中的疯子  阅读(267)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